2017-06-27 11:41 来源:网友分享
1、孩子1岁或者出牙的时候,带孩子去看儿科牙医。
2、伊利诺伊大学儿童牙科教授印德鲁·普恩瓦尼博士表示,在最后两个臼齿长出来的时候(2岁半至3岁),帮助孩子用牙线清洁牙缝。
3、不要等到孩子7—9岁或会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才让孩子自己刷牙。
4、大约5岁时,务必控制孩子吃手指习惯。此时正是牙齿成形关键阶段,吮吸手指容易导致牙齿畸形。
5、小儿尽量喝白开水。平时儿童水杯中不要倒入果汁等饮料。
6、减少两餐之间的甜味零食。加州儿童牙科医生理查德·穆恩戈表示,甜味食物是导致龋齿的罪魁祸首,减少牙齿接触含糖食物的次数,比吃糖多少对护牙更关键。
7、限制小儿吃葡萄干等粘牙食物。专家表示,葡萄干营养丰富,孩子吃完此类食物后应该喝水或漱口,防止食物残留在牙齿上。
8、家长应保持口腔卫生。研究发现,导致龋齿的细菌会由大人传播给小儿。抗菌漱口液可有效减少导致龋齿的细菌数量。
9、不要与孩子用同一把勺子,奶瓶和勺子应专人专用,防止大人与孩子,或孩子与孩子之间餐具混用。
儿童牙齿外伤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颌骨发育异常,牙齿错位,牙髓组织坏死等。根据患儿的年龄,乳牙替换的时间和恒牙发育状况等因素,应给予不同的处理。
牙齿脱位:对乳牙和恒牙脱位处理不同。乳牙完全脱位一般不需复位,只需消毒压迫就可以。恒牙完全脱位时紧急处理非常关键,因为关系到牙齿再植能否成功。当脱位的牙齿还有部分牙齿连接应立即复位固定,这样牙齿成活的可能性大。如牙齿完全从口腔中掉出,应立即找到牙齿。
牙挫伤:牙齿叩痛和松动,牙齿受到碰撞力不大。主要让受伤牙得到体息,两周内不用患牙咬东西。如牙齿松动明显,医生会给牙齿做简单的结扎固定。
牙齿折断:如仅是牙冠折出一小部分患儿无自觉症状可不做处理,如折断部较大,使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应及时治疗保存牙髓活力,然后用夏合树脂材料进行修复。
注意:拿的时候切不可捏住牙根,而在捏住牙冠部分,以免换伤牙根表面的牙周膜,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干净,放在牛奶或自己舌下,因为唾液和牛奶是保存牙周膜活力很重要。
恒牙部分脱位,牙齿松动,疼痛,妨碍咬合,使牙齿恢复正常功能和活力。乳牙部明显可将其拔出,因乳牙冠短,不易固定以后可长出恒牙。
核桃
有的人牙齿一遇到冷、热、酸、甜食物便酸痛起来,这就是“牙体质过敏症”。若常吃核桃,可起到改善作用。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蛋白质等成分,其中油和酸性物质能渗透到牙体质小管内,起隔离作用,而蛋白质、脂肪和钙也可以通过化学变化辅助治疗。核桃仁可生嚼,或稍加温后用患牙反复咀嚼,每天3~4次。
鸭梨
饭后吃些鲜梨,可通过细嚼慢咽洗刷牙面、按摩牙龈来消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还可防治牙石引起的牙龈充血、萎缩,并改善口腔末梢血液循环,尤其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红肿和风火牙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鱼肉、米、扁豆、豌豆和蚕豆
这些食品含磷量高。磷酸盐可形成缓冲系统,防止口腔过度酸化,因而具有护齿作用。
海鱼、茶和矿泉水
这些饮食中含有氟。氟能与牙质中的羟磷灰石结合形成氟化羟磷灰石,增强了釉质脱钙的抵抗力,从而起到防龋作用。此外,氟还能通过抑制细菌中的酶来阻碍细菌生长。
枸杞子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肾衰则齿豁,肾固则齿坚。”枸杞子有补益肝肾之功,久服坚筋骨,故可补肾固齿。药理研究表明,枸杞子有促进牙周膜或纤维细胞增殖及附着的作用。
不要给宝宝用药物牙膏
儿童患牙疾的比例很高,有些父母爱子心切,便长期给孩子使用药物牙膏。但长期使用消炎护齿类牙膏,不仅会使口腔中的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而且在杀灭一些病菌的同时,也会杀灭口腔中的正常细菌,这不仅会给疾病治疗带来困难,还会出现新的感染。
另外,许多药物牙膏中含有生物碱和刺激性强的物质,长期使用不仅损害口腔内的娇嫩黏膜,还会因长期不断地较强刺激,使牙龈、口腔、舌头、口唇、咽喉等处发炎。有些药物牙膏中所含的染色素,还会使牙齿失去光泽。因此,对儿童来说,要少用或不用药物牙膏。
少给孩子喝功能饮料
很多孩子都喜欢喝功能饮料,但功能饮料的成分一般适合于运动员等体力消耗量大的特定人群,在强烈运动、大量流汗后饮用。孩子的运动量非常有限,所以没必要喝功能饮料。而且现在大部分功能饮料中都富含电解质,以补充人体出汗后缺失的盐分和钙、锌等微量元素,孩子身体发育还不完全,若是过早、过量地补充电解质,就会加重身体的自我调节负荷,可能会损伤肾功能。此外,其降血脂功能对于孩子也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由于各种饮料都含有糖、蛋白质、香精、色素等,其中糖分可以抑制摄食中枢,产生饱感,必然会影响孩子食物的摄入、消化和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小心宝宝“食物碱失衡”
判断食物的酸碱不是根据我们的味觉,而是根据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最终代谢的酸碱性来划分。譬如,含钠、钙、镁等金属元素多的食物,在人体内其氧化物呈碱性,这种食物就是碱性食物。大部分水果、蔬菜属于碱性食物。含磷、硫、氯等非金属元素较多的食物,在体内氧化后,生成带有阴离子的酸根,属于酸性食物。大部分动物性食品及其制品均属于酸性食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荤多素少,酸性食物偏多,长期如此会导致血液偏酸,血液的黏度增大,甚至造成酸中毒。人体为了中和这些酸,就必然消耗体内大量的钙、镁等元素,从而引起缺钙。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非常不利。所以,在给孩子选择食品时务必注意荤素、酸碱搭配。水果、蔬菜、米面、肉类、鱼虾、奶类都不要过量,均衡、全面才是营养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