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病的治疗 口腔白斑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2017-07-10 14:53 来源:网友分享

一、什么是口腔白斑病

  口腔白斑病是指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斑片,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人癌前病变,并定义为“口腔白斑是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部分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临床上可将白斑分为临时性诊断和肯定性诊断两个阶段。发现白色的黏膜斑块,又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时,即可下临时性诊断,此种临时性诊断可能包括白色角化病的一部分病例。如果去除某些局部因素后,经1~3个月的观察损害仍持续存在,则可做肯定性诊断,此时的诊断为一种纯粹的临床诊断,不包括组织学含义。进一步的确诊须根据组织活检结果做出组织学诊断。

  局部刺激因素在白斑的发病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吸烟是常见原因,白斑患者有吸烟习惯的占80%~90%,且发病部位多与烟的刺激部位一致。其他如咀嚼槟榔、酒、不良修复体、残冠、残根等刺激也能引起白斑。在全身因素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梅毒以及射线、口干症等均同白斑具有密切关系。

二、口腔白斑病的表现

  1.斑块状

  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的斑块,质地紧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轻度隆起或高低不平。值得注意的是,损害大小同癌变的可能性之间并无平行关系,有时即使只有米粒大小时已发生癌变。

  2.颗粒状

  亦称颗粒-结节状白斑,口角区黏膜多见。损害常如三角形,底边位于口角;损害的色泽为红白间杂,红色区域为萎缩的赤斑;赤斑表面“点缀”着结节样或颗粒状白斑。本型白斑多数可以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

  3.皱纸状

  多见于口底和舌腹,又称口底白斑、舌下角化病。本病既可同时发生在口底和舌腹,也可单独发生在口底或舌腹或口底舌腹左右交叉。损害面积不等,甚至可累及舌侧牙龈。表面高低起伏状如白色皱纸,基底柔软,可见皱纸状的“峰状突起”。除粗糙不适感外,初起无明显自觉症状。

  4疣状

  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除位于牙龈或上腭外,基底无明显硬节,损害区粗糙感明显,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以上各型在发生溃疡时可冠以“溃疡型”。溃疡实质上已是癌前损害;其次,各型的临床诊断必须得到病理检查的验证,以作为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

三、口腔白斑病的治疗

  1.首要的措施是除去刺激因素,如戒烟,禁酒,少吃烫、辣食物等,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严禁用苛性药物如酚类、硝酸银等处理白斑。

  2.对已经纠正吸烟等有害习惯后而损害尚未消失者,可考虑选用药物治疗,并进一步寻找致病因素。

  3.口服维生素A,初服时可能发生头痛、头晕,可酌减剂量,通常在几天后即可适应。常见的副反应有口唇干燥、脱发等。冠心病、肝肾功能异常与高血脂者忌用。0.2%维甲酸溶液适用于局部涂布,但不适用于伴有充血、糜烂的损害。涂布时先拭干唾液,以最细毛笔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区域涂布,慎勿涂在唇红黏膜。

  4.可长期使用鱼肝油涂擦白斑,每天2~3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但不能用力过重。也可内服鱼肝油,或用维生素A。在保守治疗期间应密切随访。

  5.经久不愈,治疗后不消退者,白斑区发现皲裂、溃疡或基底变硬、表面增厚显著时,或已证明具有癌前改变的损害,应及早予以手术切除。

四、口腔白斑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适宜食物

  1、肉蛋奶的选择:猪肉、猪肝、蛋黄、鸡肉、鸭肉、牡蛎等,富含维生素B2,能促进溃疡愈合,维护粘膜的完整性。

  2、蔬菜的选择:芹菜、豆荚、莴笋、菠菜、油菜、茼蒿、藕、富含粗纤维,性质寒凉,有保持大便通畅,引火下行的作

  3、水果的选择:红果、草莓、柿子、橙子,富含维生素C,宜常食用。

  营养原则

  1、保证B族维生素的摄入。

  2、注意补充卵磷脂:长期不吃鸡蛋黄导致的“烂嘴角”和口腔溃疡。

  3、保证摄入优质蛋白质是修复口腔溃疡创面所必需的营养素。

  4、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剂,对防治口腔溃疡都有帮助。

  5、注意口腔卫生建议:经常出现溃疡者,不妨每日晨起用淡盐水漱口,可能有一定效果。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口腔科五官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