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1 11:56 来源:网友分享
华西都市报讯,63岁的老人胃痛7个月,多处求医治疗均无效,最近她的身体其他部位也出现了不适,经过评估医生发现,抑郁、焦虑才是引起老人身体不适的主因;29岁的年轻妈妈因为4年前的一次婆媳纠纷一直耿耿于怀,两年来因为持续的情绪压抑她变得悲观、暴躁,已经属于重度抑郁,但她却不愿意用药治疗,面对医生她痛哭流涕……10月9日,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前一天,四川省人民医院举行精神卫生义诊,现场不少市民找到了困扰自己的病因。
7个月前,郑婆婆开始出现胃痛的症状,随后她开始辗转各大医院治疗,但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整夜失眠、烦躁,体重直降13斤。如今只有60多斤的她面色发黄、骨瘦如柴。
“我生活得挺好。”郑婆婆告诉省医院心身医学中心科主任周波,她的儿女经济条件好,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困难。但当周波问她:“每天都高兴吗?还有什么事情能提起兴趣?”郑婆婆说自己“就是高兴不起来”,“给我一千万也没兴趣,活着没意思。”近段时间,除了胃疼,身体其他部位也都不舒服,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疼、心慌等都“找上门”了。因此,郑婆婆整天猜测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焦虑、失眠的情况更严重了。
“考虑她是抑郁症合并明显焦虑。”周波说,郑婆婆是因为精神原因导致的躯体不适,“是中老年人典型的抑郁症状。”周波介绍,当身体出现不适,检查却没有问题时,应该考虑是否是变形的情绪障碍,并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物理治疗。
心身医学中心科主任周波在现场介绍,如果患者总感觉自己身体不适,却又一直查不出病因,那么,他很可能是因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导致的身体不适。胃疼、头晕、卒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看似是身体的疾病,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另一些人,因为严重的病耻感而拒接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
周波介绍,目前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占17.5%,其中重型精神疾病约占1%,在各大综合医院门诊中,约有1/3的患者属于精神疾病患者,却是因身体不适而就诊。“这部分病人的就医模式被称为‘doctor shopping’,他们寻找医生就像在逛超市一样,很盲目。”周波说,有的患者在多个科室就诊,依旧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不能及时找到对症的医生接受治疗,这样的就医模式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也会浪费患者的时间、财力,延误病情。“在面对精神疾病的时候患者应该正视疾病,及时积极地寻求医生帮助,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时甚至大于躯体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