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2 07:48 来源:网友分享
1.多了解一些医学知识及护理常识,不至于在宝宝生病发热时慌乱无措,要知道,宝宝发热是由于病原菌引起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当这些病原菌侵入机体后,机体的防御系统为保护机体,可作出各种保护机体的反应来抵御病原菌,发热就是其中的一种抵御反应。发热并不是一个坏现象,说明机体正在与病原菌作斗争。一般来说,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38.5℃以上应采用退热措施。
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6个月以下的宝宝尽量使用物理降温。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在有效降温的基础上同时使用镇静剂(在医生指导下用)。
2.多饮水,给宝宝喂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精神不好
妈咪要注意了,宝宝发热时的体温是不能衡量疾病严重程度的,真正能衡量的是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吃了退热药体温下降后还是精神不振,就需要去看医生了。如果孩子体温下降后和平时一样愉快,就可在家继续用退热药,再配合积极的物理治疗来退热。
三个月以下的宝宝
三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热一定要看医生,即使是低烧!因为三个月以下的宝宝免疫力非常弱,小小的病毒感染可能几小时就会扩散到全身,所以要及时治疗。
反复发热
吃了退热药后24小时内不发烧,之后又再重新烧起来,这预示着宝宝可能出现感冒合并症了,需要到医院及时治疗。
而退烧几个小时后又烧起来则是疾病的自然过程,不要太过担心。总之,最重要的就是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而不是纠结于体温是否在几个小时内的反复。
发热伴有皮疹
如果宝宝一边发热一边出皮疹,就马上要去看医生了,因为这时引起发热的原因可能是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等疾病。
还有一种相似的情况热退疹出,是发热停止后才出现皮疹,这可能是患上“幼儿急疹”了,不管是疹在身上还是脸上,只要孩子没有发热,就不需要看医生了,一周后皮疹自然会消失。
发热超过38.5℃
如果宝宝发热到38.5度超过6个小时,这时家长肯定也按捺不住了。当然马上要带宝宝去医院治疗,
发热出现抽搐
妈咪一旦发现宝宝有小儿发烧抽搐的症状,最好先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确保不会碰到任何尖锐、锋利或坚硬的物体。此外要进行物理降温,可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以帮助降低体温。若抽搐不止,应立刻上医院就诊。
出现脱水症状
宝宝脱水症状外表现为呼吸心跳加快、欲哭无泪,前囱门或眼眶凹陷、尿少或者无尿、情绪精神萎靡、活力变差等。小的婴儿换尿不湿的次数减少,或大的宝宝小便的次数减少。一旦出现脱水症状,应及时送医治疗。宝宝若出现发烧或者拉肚子应适时补充电解质、水分。
1、多喝水或母乳
宝宝发烧是一个身体消耗水分的过程,据估计,体温每升高1℃,要蒸发人体10%的水。另外,多喝水能加快排汗、排尿,促进体内的毒素以及代谢废物排出,利于患儿尽快康复。因此要少量多次喂温开水,或适量给予口服补液盐,让身体出汗或排尿以助降温,同时避免脱水。
瓶装果汁、果奶等糖分高,渗透压高,会加重孩子胃肠负担,不建议喝。
2、少穿少捂
少穿衣服、少盖被子,让宝宝自然散热。
3、泡脚
控制水温不要烫到孩子,泡15-20分钟以上,让宝宝出汗降温。
4、温水擦拭身体,温水浴
可以用低于体温的温水擦拭头颈、四肢、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通过的部位,以便散热降温。
不推荐用白酒或酒精给宝宝擦身。酒精蒸发时确实能使皮肤凉下来,但就是因为酒精发挥作用太快了反而会有反作用。此外,酒精也会通过皮肤和呼吸被吸入宝宝体内,引起酒精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1、前言说到的这两类退烧药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2、因病脱水、肾功能不好、确诊水痘的患儿不能使用布洛芬退热。对乙酰氨基酚没有明确的使用禁忌,除非孩子对对乙酰氨基酚过敏或孩子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但是建议两种药品不要混合使用。
另外在使用退热药物的同时,家长还要注意给孩子补夜,保证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3、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