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6 08:03 来源:网友分享
液体如果常时间积聚在中耳,就很容易诱发中耳炎。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洗澡水总是很容易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宝宝的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很容易就引起耳朵疼痛、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
一些吃母乳的宝宝,假如妈妈喂养姿势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而宝宝来不及吞咽,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也会引起急性中耳炎。
各型中耳炎总爱侵袭宝宝,由于宝宝难以描述耳痛、耳闷或听力下降等表现,临床上常易漏诊和误诊,父母也容易忽视,容易转为比较难治的慢性中耳炎。所以,如果宝宝经常出现一些甩头、用手抓耳朵等奇怪行为,宝宝有可能是中耳炎初期;如果比较重了就会有高烧,耳朵里流黄水。父母平日还需注意宝宝听力表现,一旦有异常情况就要尽快就医,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宝耳朵进水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容易引起外耳炎,甚至感染到中耳,引发中耳炎。人体的外耳与中耳以鼓膜相隔,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管子通往鼻咽部,称咽鼓管。婴幼儿期,咽鼓管短而直,而且管径较粗,因此更加容易感染。
如何处理(2种家庭处理方法)
方法1: 因此当孩子耳朵进水以后要及时处理干净,最好让孩子侧身躺在自己的大腿上,使进水一侧的耳朵向下,用手掌紧压孩子的耳根和耳廓,使外耳道内形成负压,然后快速松开手,这样反复几次水就流出来了;
方法2:或者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嘴唇,诱使其做张嘴动作,反复几次,以便活动颞下颌关节,促使水从外耳道流出。然后固定住孩子的头部,用消毒棉签伸进孩子的外耳道(注意:不要触碰鼓膜)轻轻旋转,将里面的水擦干。
1、不要随便给宝宝掏耳垢
长期掏耳朵慢性刺激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另外,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时宝宝乱动,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宝宝的听力。
经常给宝宝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
2、紧两侧鼻子用力擤鼻涕
家长们给孩子擤鼻涕时,往往用两个手指捏住他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其实 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3、捂嘴捂鼻子打喷嚏
有的家长在孩子打喷嚏时会让他憋住喷嚏,有的家长则是捂着孩子的嘴和鼻子,其实这样做并不好。因为人的咽部与中耳鼓室之间有一个咽鼓管,它维护着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平衡。打喷嚏如果捂紧嘴和鼻子,会使鼻部压力增高,细菌、病毒就容易随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
4、让小宝宝平躺着喝奶
新妈妈在给小宝宝喂奶时,如果不注意姿势和体位,也可能会给小宝宝的耳朵带来意外的伤害。小宝宝宝宝的身体处于水平位,很容易引起呛咳,此时奶汁便可能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小宝宝的咽鼓管长度较短而宽度较大,更加接近水平位置,奶水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
生活中,掏耳朵是一件让人觉得既能保持耳朵清洁,又让人感官上很舒服的事。殊不知错误的“享受”方式如使用不正确的工具,经常掏耳朵,可能会给耳朵造成沉重的负担,甚至招致恶果。
门诊上,经常会遇见一些因为乱掏耳朵而造成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患者。鼓膜是中耳的一侧门户,把外耳与中耳隔开,保护中耳腔,由于鼓膜很薄,在挖耳取出耵聍和异物时易造成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严重者会造成听力下降。
通常人们觉得耳垢是身体的废弃物,殊不知,其实耳垢对耳朵的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平时就粘黏在外耳道中,使外耳道保持酸性,和耳朵中的耳毛一起抵御外部的细菌侵袭,常掏耳朵不仅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线,还会引起耳垢的分泌异常,甚至会越长越多,严重地影响听力。
除了自己和家人帮忙掏耳朵,许多人还会选择到理发店或洗浴中心,通常使用的掏耳工具多为棉签、挖耳勺。值得注意的是,没经过严格消毒的挖耳工具,很容易往耳内带入细菌,甚至引发耳部炎症。力度掌握不好也容易伤到耳膜,造成鼓膜穿孔。
其实,耳垢会随着我们说话、吃饭、咳嗽自动排出体外。如果真需要掏,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不要太深入,以免伤及鼓膜。如遇到阻塞或耳垢聚集成团的情况,不要擅自动手,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找专业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