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 07:44 来源:网友分享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有很多,但是很多人往往是不熟悉新生儿惊厥之症的。这种新生儿惊厥其实也是一种疾病,而且在孩子中的发病率还是挺高的,很多时候患儿的表现和癫痫的表现是有很多类似之处的,但是新生儿惊厥却和癫痫是不同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新生儿惊厥病症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新生儿是比较容易患病的,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家人们的照顾不周,很多时候是因为受到细菌或者是病毒的侵害而造成的疾病。而这里的新生儿惊厥却是由于某种原发性疾病而产生的。下面就来说说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具体有哪些?
惊厥是痫性发作的常见形式,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儿童期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以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作为主要表现,常伴意识障碍。惊厥及其他形式的痫性发作也可以在小儿许多急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它们因急性原发病而出现,又随原发病结束而消失,因而此类惊厥不能诊断为癫痫。只有慢性的反复痫性发作才能诊断为癫痫。
惊厥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放电引起,这种异常放电可由许多原发性颅内病变(脑膜炎,脑血管意外,脑炎,颅内出血,肿瘤)引起,或继发于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如缺血,缺氧,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
游走性阵挛性肢体抽动,交替性半侧肢体惊厥或原发性大脑皮质下惊厥(呼吸骤停、咀嚼运动、持续性眼偏斜、肌张力发作性改变)都是常见的。很少有癫痫大发作。新生儿及婴儿常有不典型惊厥发作,如表现为面部、肢体局灶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表现为突发瞪眼、流涎、青紫等不显性发作。
原来,关于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是如此之多的,所以这也就方便了我们的家长对于婴儿的这种疾病的准确判断。如果在现实中哪位家人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上述的类似症状的时候,请一定要记得尽快送去医院检查治疗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治好新生儿惊厥之症。
1.感染
脑膜炎常有惊厥,败血症也可发生,但一般不出现此征。革兰阴性菌常引起新生儿颅内和全身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梅毒螺旋体和弓形虫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引起惊厥。
2.缺血缺氧
常发生在分娩前、分娩时和分娩后,常在伴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中发生。
3.低血糖
在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早产儿和有缺血缺氧及其他应激反应的新生儿中常见。足月儿血糖<40mg/dl(2.2mmol/L)、低出生体重儿<30mg/dl(1.7mmol/L)为低血糖,并不是这种血糖水平的新生儿都有症状,长期或反复发作低血糖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
4.低血钙
定义为血清钙水平<7.5mg/dl(L),伴血清磷>3mg/dl(>0.95mmol/L),和低血糖一样,可以无症状。低血钙常和早产及难产有关。
5.低血镁
不常见,低血镁常与低血钙有关,低血钙婴儿用足量钙剂治疗后惊厥仍持续存在时应考虑低血镁。
6.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
口服和静脉输注氯化钠负荷过量可造成高钠血症,过多的经口或静脉输注水分,粪便或尿液中失钠后可引起低钠血症。
7.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如氨基酸或有机酸尿症可出现新生儿惊厥,维生素B6缺乏或维生素B6依赖是引起惊厥的罕见病因,但易于治疗。
8.其他原因引起的更难诊断和治疗的惊厥
包括脑室内出血后遗症、产伤、撤药综合征和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母亲滥用药物(如可卡因,海洛因和地西泮)是常见原因,婴儿生后因发生急性撤药综合征而惊厥。
1、姿势的改变。
正常的新生儿肢体常呈屈曲状态,但又非过分曲屈,腕、膝、肘、踝等关节的角度一般不小于90°,打开包被四肢常有不规则的舞动。如四肢各关节角度小于90°,说明肌张力增高,若四肢松软、伸直,全身成大字形,说明肌张力低下。
2、面色改变。
新生儿出现严重惊厥时,常伴有短时间的面色发白或青紫,有时可同时伴有口吐白沫。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把握好最佳就医时机。
3、眼神的改变。
新生儿惊厥时,大部分会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总之,新生儿惊厥时除肢体或肌肉抽动外,还会伴有神志、面色、肌张力等等的改变,
以上就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症状,我们可以看到,新生儿惊厥的的症状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只要我们留意观察,我们还是可以观察得到新生儿的患病的可能。当我们发现小孩有明显的异常的时候,要及时带他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一、治疗
治疗首先是针对原发病变,其次是惊厥。除非是表现为呼吸暂停的惊厥,通常惊厥过程中不用止痉,因为一般它们是自限性的,很少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功能。
1、病因治疗有些惊厥一旦病因消除可很快停止,不需要止惊剂治疗。
(1)病因明确者:采用对症治疗。如颅内感染、低血糖、低血钙、维生素B6缺乏症、急性脑缺氧、高热等。
(2)一时病因不明者:先抽血做必要的检查后,可采用以下步骤治疗,每种药物静脉注射后观察几分钟,若能止惊,可有助于判断病因,若不能止惊,则依次应用以下一种:①25%葡萄糖2~4ml/kg;②10%葡萄糖酸钙1~2ml/kg加液体稀释1倍;③维生素B6100mg。
2、支持疗法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吸痰。惊厥发作后,注意吸氧,以利于脑细胞功能恢复。保持环境安静,集中各种操作,减少刺激。禁食者给予静脉营养。
3、抗惊厥治疗惊厥可致通气障碍,增加氧和能量消耗,影响细胞增殖和脑的生长发育,在早产儿、窒息儿可致颅内出血,故应及时应用止惊剂。新生儿惊厥以苯巴比妥为首选,因其具有镇静、保护脑细胞作用。静注显效快、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小等优点。苯巴比妥无效则用苯妥英钠或地西泮(安定),水合氯醛可作为抗惊厥治疗的辅助剂。
(1)苯巴比妥:主张苯巴比妥静脉给药,负荷量可达30mg/kg,首次先给10mg/kg,2~3min内静脉推注,15~20min后以同样剂量重复用1次。若给第1个10mg/kg惊厥停止,仍应给第2个10mg/kg,使达到足够的血药浓度,这样可防止惊厥复发,情况紧急时,20mg/kg也可一次给药。若给20mg/kg后惊厥仍不止,可每隔15~20min继续给苯巴比妥5mg/kg,使负荷量累积达到30mg/kg为止。在注入负荷量后12h,开始应用维持量5mg/(kg·d),负荷量为30mg/kg时,维持量应为3mg/(kg·d),肌内或静脉注射,也可口服,这样可使药物在体内适当积累,维持一定的有效血药浓度。如果负荷量达30mg/kg仍未止惊,改用苯妥英钠。
(2)苯妥英钠:负荷量20mg/kg,分次静注,首次10mg/kg,如未止惊,每隔5~10min另注5mg/kg,直到惊厥停止,维持量5mg/kg。如果负荷量达20mg/kg仍未止惊,改用地西泮(安定)。
(3)地西泮(安定):地西泮(安定)作用极快,但维持时间短,而且与其他药物合用有很强的呼吸抑制作用。另外地西泮(安定)可增加白蛋白与胆红素解离,对重度黄疸患儿不利。用量每次0.25~0.75mg/kg,从小剂量开始,分次静脉缓注,惊厥止即停注。
4、治疗脑水肿有脑水肿或惊厥频繁发作,可用20%甘露醇0.25~0.5g/kg静注,2~4次/d,亦可用呋塞米(速尿)每次0.5~1ml/kg,1~2次/d,静脉或肌内注射。对脑水肿者应限制液体入量在60~80ml/(kg·d)。
5、脑代谢活化剂根据原发病及惊厥发作情况,脑水肿、脑缺氧改变,重病情稳定后可应用脑代谢活化剂,参见新生儿HIE治疗。
6、机械通气呼吸衰竭者应予机械通气支持。
二、预后
新生儿惊厥的近期和远期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和脑损伤的程度,下列几点可供参考:
1、病因病种按预后差的程度依次排列: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和颅脑畸形、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损伤性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脑病、代谢因素、高热。
2、发作特点惊厥间歇期有明显神志障碍、反射或其他神经学异常,或不断发作,时间>1周者预后较差。
3、脑电图背景波呈爆发抑制或平段,频发癫痫波,或脑电图异常时间>1周,预后较差。
4、图像检查示颅内明显器质性病变,预后较差。
5、惊厥类型惊厥对脑损害程度为:强直型>肌阵挛型>多灶性痉挛型>微小型、局灶痉挛型。
6、持续时间惊厥反复发作时间>1周或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
7、早产儿预后均较差。
8、治疗反应苯巴比妥负荷量>30mg或需加用其他止惊剂,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