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

2017-11-21 06:57 来源:网友分享

一、幼儿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医师介绍说,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1—7岁小儿,主要是以三岁的儿童为主。造成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有许多原因:一方面,室内空气不流通,使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儿童呼吸道引起;另一方面,由于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容易出现病毒性感冒,并发性细菌感染等,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医生说,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患儿可伴恶心、呕吐与咳嗽等症状。患儿一般为起病急、突然高热,早期可伴有流鼻涕,大一点的孩子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小一些的宝宝则表现为烦躁、哭闹、流口水,尿色黄,大便干燥成球等。

  检查时,可见患儿上腭、口腔黏膜、咽后壁、扁桃体等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小疱疹,大约在1-2天内疱疹破溃形成溃疡。一般疱疹性咽峡炎往往都伴有牙龈一碰就出血,口腔内有臭味,还会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中药治疗为主 西药为辅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以中药为主。可选择一些清热、解毒、利咽的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汤药常用银花、连翘、蒲公英、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的药物。

  西医一般多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等抗病毒药物及退热药。局部可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二、夏季容易引发小儿疱疹性咽炎

  “紧急通知:请有孩子的妈妈们注意了!近期流行一种‘疱疹性咽炎’,该病是传染性极高的病毒性疾病,目前儿研所及儿童医院、妇幼医院已有上千患儿就诊……”近日,这则消息在微信朋友圈流传,不少家长看后表示“心慌慌”。28日,记者就此向广州市妇儿中心传染科专家求证。专家表示,疱疹性咽炎其实是指疱疹性咽峡炎,是夏季儿童常见多发病,近期该病症确实进入了多发期,但医院没有接诊上千例患儿那么多。

  感染科医生介绍,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同为肠道病毒引发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主要传播途径为口或呼吸道,容易在孩子中间流行。在广州,每年3月至9月是该病的流行季节。

  “今年5月份以来,因疱疹性咽峡炎前来就诊的患儿逐渐增多,但并未达到去年的高峰值。”医生介绍,去年共有800多名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就诊。目前,前来就诊的肠道病毒传染病患儿中,一半是疱疹性咽峡炎,一半是手足口病。

  医生说,疱疹性咽峡炎以1岁到4岁的学龄前儿童多发,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咽颊部及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由于疼痛,孩子会不想吃东西、流口水。

  医生表示,虽然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大部分是轻症,但如果出现高热、惊厥等急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他表示,由于同为肠道病毒疾病,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方式与手足口病一样,都应勤洗手,尽量少去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定期消毒。

三、有关疱疹性咽峡炎的一些问题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六一”前后是高发期,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二、疱疹性咽峡炎感染性较强吗?

  医生提醒,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采取隔离措施,只有出现疱疹后才能确诊。等到医院易出现交叉感染,最好先在家自行退烧。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疫苗,家长应帮助孩子勤洗手,加强锻炼,少去人多的场所。

  三、如何辨别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小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会将疱疹性咽峡炎与普通感冒、手足口病相混淆。

  家长一般不会去看宝宝的嘴巴里,所以发现宝宝高烧,就误以为是普通感冒。但如果家长仔细观察的话,会注意到孩子的咽喉部、舌部甚至口腔黏膜处有疱疹,这就是疱疹性咽峡炎,与普通感冒是不同的。

  还有些家长看到宝宝嘴里长了疱疹,就误认为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四、如何预防宝宝患上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颊炎在预防上有一定难度,但我们依然可以做一些事情:平时给宝宝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同时家里要勤通风、晾晒被褥、消毒玩具,尽量避免去公共场合。

  还有就是多喝水。多喝水是医生的大招,小编的宝宝生了三次病,每次去医院,医生都交代多喝水,没想到这招真的很有用。后来,我家宝宝就养成了多喝水的习惯,居然一次医院也没有去过了,真是太神奇啦!

四、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护理

  1、万一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样治疗呢?

  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因此没有特效药。

  家长不用太担心,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看护理。如果护理做得好,一般2—3天体温就下来了,一周左右就好了。

  在护理时,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给孩子多喝水,既有降温、阵痛效果,又有利于冲刷口腔创面,利于恢复;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母乳/奶粉、粥;饮食应少量多次,千万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

  2、怎么判断宝宝快要自愈了?

  疱疹性咽峡炎会经历水疱期、高烧阶段及溃疡期。对孩子来说,溃疡期是最难受的时候,孩子不发烧了,但是也吃不下东西。流口水是溃疡期患儿的明显症状,但这通常意味着孩子的病要好了。

  3、怎么判断宝宝病情加重了?

  如果孩子出现精神差、肢体抖动、出冷汗、面色不好、四肢发凉、频繁呕吐、高热不退等症状,这就表示病情较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另外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一般5-7天可自愈,如果继发感染,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病程也会延长。像小编的宝宝,当时就是出现了肺炎,只好去医院挂吊瓶。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