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路晚是什么原因_怎样才能让宝宝顺利学会走路呢

2017-11-26 08:41 来源:网友分享

一、介绍宝宝各阶段走路进程

  8-10月:尝试站立

  宝宝开始会扶着物体尝试站起来,并逐渐熟悉且慢慢能够平衡站立。

  此时爸妈们要做到的事情就是适时扶一下宝宝,帮助ta学会站立。

  10-12月:起立蹲下

  此阶段爸妈们要给宝宝示范如何弯曲膝盖,然后站起来的动作,要让宝宝学会这蹲和站的连贯动作。

  其实这就是个缓冲动作,为的是减少宝宝直接落地的摔倒机率。

  12个月以上:练习行走

  这时,宝宝已经能扶着大人们的手站得稳稳的了,但离自己独立行走还有一段时间。爸妈们要做的是扶着宝贝让ta往前走几步,感受一下离开桌椅边行走的乐趣。

  这阶段,不断练习是关键,爸妈有空就扶着宝贝练练。

  13个月左右:能扶着墙壁或家具来回走动

  这时候宝贝好奇心重而且自信心也足够,就会开始扶着墙壁和家具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了。

  爸妈们此时要做的是确保给家具做好防护,不要伤到宝贝。

  13-15个月:已能独立行走

  此阶段的宝宝基本上能够很好的独立行走了,就算走得不太稳也正常,毕竟走路是一项颇有难度的技能,需要时间练习的。

二、宝宝太早走路有什么危害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婴儿走路越早就表示小儿越健康,不少家长超前让婴儿学走路。也确实有许多婴儿不负父母期望,在1周岁前就会走路了。但上面说到的认识和做法恰恰是育儿的一个误区。

  近年在安得卢西雅召开的国际光学大会上,光学界权威专家反复强调了周岁内婴儿不应当学走路,而应当学爬。这是为什么呢?专家们指出,婴儿出生后都是近视眼,而爬行是小儿视力正常健康发育必须经过的一个极重要的阶段。因此,未满1周岁的婴儿,只能学爬,不能学走,否则易发生儿童视力发育障碍。当前在我国,尤其在城市中,“小眼镜”不少见,虽然原因比较复杂,但婴儿过早地学走路而不学爬也是一个因素。

  此外,过早让婴儿走路,会增加“X”形和“O‘’形腿的发生率,这也应当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三、切忌牵着宝宝学走路

  1、宝宝的身体可能还没准备好

  儿科医生崔玉涛认为,孩子的“站、走”等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随着发育水到渠成的。

  过早帮孩子学 “站”、“走”,会对脊柱、下肢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此外有些罗圈腿就是过早站立所致。家长千万不要主动扶着孩子学站走,不要互相攀比,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发育历程。

  2、不利于宝宝前庭平衡能力的发展

  当你看到宝宝扶着沙发,迟迟不敢迈出一步,其实他的小脑袋正在思考如何控制平衡才不会出现跌倒的情况、先迈哪只脚会走得更稳一些……

  这个过程,是宝宝前庭平衡能力发展的过程。

  当宝宝反复思考这些问题、并经过多次的实践练习,那么他的平衡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后每走一步,都会走得很稳当。

  相反,如果父母急于扶着宝宝走,当宝宝的“拐杖”,无形中使宝宝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更差,以后走路更容易出现摔跤的情况。

  3、宝宝的依赖性可能会更强

  学步对宝宝来说,不仅是动作发育的表现,也是孩子迈向独立的开端,意味着接下来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到想去的地方探索感兴趣的事物了。

  一个不需要爸妈牵着走的宝宝,在学步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更多困难,但也能收获更多的成长。因为他是通过自己的摸索学会走路的,独立性、自主性会更强。

  而一个需要爸妈牵着走的宝宝,尽管最终也能学会走路,但他的内心还是很依赖父母的,遇到困难首先会想到投向父母的怀抱,而不是自己尝试去解决。

四、宝宝5种不良走路姿势必须重视

  姿势一:宝宝走路总跌跌撞撞

  宝宝已经学会走路一个多月了,但走路还是跌跌撞撞的,很容易摔倒,这种表现在宝宝一岁半之前都是正常的,因为宝宝需要3-6个月的时间来控制自己的脚步,巩固走路的力量,也只有经历跌跌撞撞的过程之后宝宝才能完全控制好自己的脚步力量。为了保持平衡,宝宝在这个时期会经常摔跤,因为肌肉还不是很结实。当宝宝2岁时,如果走在路上还是跌跌撞撞,除非宝宝是故意的,不然爸妈就应该重视了,要带宝宝去看医生,检查是否有神经方面的疾病,必要时还得去看骨科医生,以排除宝宝骨架结构的问题。

  姿势二:宝宝走路像只鸭子

  走起路来像鸭子是生理问题原因,宝宝是个平足。宝宝需要在走路的过程中磨练自己脚底的肌肉,知道练出一个弧形。大多数宝宝的脚底在5岁前就会自然出现厚度,若平时有练习骑小童车或蹬三轮车,宝宝的脚底弧度形成更快。家长如果觉得宝宝走路难看,可以在宝宝2岁左右让他练习用脚趾甲手绢、铅笔的游戏,也可以带宝宝到游乐场去玩踩滚桶,或者让宝宝练习用脚尖走路。婴儿平足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担心,宝宝如果是弓足,家长反倒要重视,因为可能是神经系统紊乱的问题。

  姿势三:宝宝走路像螃蟹似的

  这种姿势在刚学会走路的幼儿当中很常见,宝宝的两脚朝内,像个大夹子。宝宝在最初走路的几年里,头都是往前探,导致双脚朝内,到了3岁左右,宝宝大腿和小腿的肌肉更结实后,螃蟹似的走路姿势就会逐渐消失了。如果宝宝双脚还是一直朝内,家长看着这个走路姿势也觉得不雅,可以在宝宝坐地上玩玩具时,可以让宝宝盘着腿坐而不是叉着腿坐;买鞋的时候给他买硬帮的鞋,不用一年时间,宝宝的走路姿势就能得到纠正了。

  姿势四:宝宝夹着大腿走路

  这种姿势多见于不好动的宝宝或者不愿意走路的宝宝,他的双腿会呈X型,有的人叫做“大屁股综合征”。宝宝出现这样能的走路姿势主要是缺少肌肉负重锻炼引起的。因此,想要宝宝纠正这种不雅的走路姿势就让宝宝进行一点锻炼,或者等他8岁左右做一些体操训练。

  姿势五:宝宝走路像西部牛仔

  宝宝走路时双腿叉开,跟练过马术似得,这种括号姿势在宝宝2岁前都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担心。而当宝宝这种走路姿势一直持续下去,就可能是缺钙和缺维生素引起的,需要介入治疗了。必要时还得在宝宝双腿上打石膏来达到校正的效果,当然,这得在医生确诊的情况下进行。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