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9 06:59 来源:网友分享
妊娠晚期约有40%的妇女出现小腿浮肿。用手指重压足踝内侧或小腿胫骨前方便出现局部凹陷。若浮肿范围局限在膝盖以下,经过一夜睡眠可以消退,而不伴有血压升高或蛋白尿者,仍属正常现象。
1、怀孕后,孕妇从怀孕第6周开始血容量就逐渐增加,34周达到高峰,并在这个水平上一直维持到产后两周才恢复到孕前水平。血容量可比非孕期增加40%左右,所以血容量增加后,组织间液也会增加。
2、由于血液增加时,血浆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会相对稀释,血浆白蛋白的相对浓度也比非孕期时要低。而血浆白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孕期血浆渗透压要比非孕期低。这样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渗透到组织间液中,从而造成下肢水肿。
3、妊娠后子宫增大,使骨盆内压力增高,从而使下肢静脉血流受到影响。这也是下肢浮肿的重要原因之一。孕期浮肿如果休息或睡眠后见轻,是属于生理性的,不必担心。
1.饮食调理:怀孕后由于身体调节盐分、水分的机能下降,因此,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盐的摄入量,一般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为宜,而对于一些含盐量较高的腌制品,准妈妈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另外,水肿与营养不良也有一定的关系,营养性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也是准妈妈水肿的一个常见的原因,因此,在孕期也要注意摄入优质蛋白(如肉、蛋、奶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等)及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
2.多点休息:到了孕晚期,不断增大的子宫压迫了静脉血管,使回流心脏的静脉血液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从而导致了水肿的症状,特别是长久站立或长时间坐着不动,这种下肢的水肿会更加严重,因此,孕妇要注意站立时间长了后要适当坐下来休息下,坐的时间长了,也要换换姿势,活动一下双腿。
3.正确的卧躺姿势: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可以避免压迫到下肢静脉,并减少血液回流的阻力,平躺的时候把腿抬高,可以加速血液回流,让血液更容易回到心脏,减轻静脉内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孕期脚肿,同时还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
4.适当的散步:散步是一项非常适合准妈妈的运动方式,准妈妈在散步的时候,小腿肌肉的收缩能够帮助静脉血顺利返回心脏,因此,散步也是缓解孕期脚肿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孕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妊娠子宫增大,压迫静脉,造成静脉回流受阻造成的。造成准妈妈下肢浮肿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妊娠6周开始,血容量逐渐增加,34周时达到高峰,并且在这个水平上一直维持到产后两周才恢复到孕前水平。妊娠期血容量比非妊娠期增加40%左右,血容量增加后,组织间液也会增加。
2、孕期,准妈妈胎盘分泌的激素及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造成体内钠和水份滞留,体内水份积存,从而导致尿量减少,于是出现了水肿现象。
3、血液增加,血浆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会相对稀释,血浆白蛋白的相对浓度也比非孕期时要低。血浆白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孕期血浆渗透压比妊娠期低,这样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渗透到组织间液中,从而造成下肢水肿。
4、子宫增大后,使得骨盆内的压力增高,导致下肢静脉血流受到影响。但这一类水肿如在休息或睡眠之后有所减轻,则多属于生理性的。
5、孕期水肿现象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水肿多发于脚掌、脚踝、小腿等部位,有时脸部也会出现轻微水肿,并且越接近预产期则越明显。如果水肿现象伴随高血压及蛋白尿,准妈妈则要警惕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压等疾病。
水肿是妊娠期正常的生理改变,在妊娠晚期,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孕妇可以通过以下的一些症状来检查自己是否遭遇水肿。
1、脚踝、小腿、胳膊或者是脸胀起来,用手指对肿起来的部位按压下去之后,皮肤出现明显的凹下去,而不会很快地恢复,这表示你遭遇了孕期水肿。
2、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在人体的最底部位——足踝部,休息后稍退。水肿可随体位而改变,半坐、卧位时腰骶部及阴唇明显,严重的还会引起全身的水肿。
3、生理性水肿与病理性水肿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1)生理性水肿,多发于脚踝或膝盖以下处,孕妇早晨起床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是经过长时间站立或者是活动减少时,在晚上睡觉前会发现水肿变得更加明显;
(2)病理性水肿,会发生在人体的多个部位,如下肢部位、双手、脸部、腹部等,用手轻按肌肤时,肌肤反应多会呈现下陷、没有弹性、肤色暗蓝等现象。病理性水肿容易导致神经受压,有时则会引起大腿外侧发麻、指尖刺痛,或感觉丧失。
病理性的水肿多由妊娠期合并疾病所引起,比如妊娠毒血症、肾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或其他肝脏方面的疾病等。心脏疾病所引起的病理性水肿常伴有呼吸困难、无法平卧、心慌。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主要表现为早期双侧眼睑晨起水肿,逐渐出现下肢水肿,休息后症状减轻不明显;肝脏方面的疾病导致水肿出现,常伴有腹水,患者面色黯淡,有时会伴有黄疸。高血压引发的水肿先从下肢开始,逐渐加重,严重者出现腹水、抽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