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3 08:18 来源:网友分享
在妊娠期,胚胎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但有些孩子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斜疝,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有些男孩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斜疝,只是发病率非常低。
有些孩子由于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闭合,或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组织与脐环粘连愈合不良,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网膜或肠管即经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
此外,中医认为疝气的形成和患儿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孩子发育不健全或由于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
小儿疝气危害一、影响宝宝正常生活
虽然疝气发作的时候,鼓出物可以在休息后回位,但患者的正常生活还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他们的正常活动会受到影响,肠胃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不治疗,还会造成很大的危险,并不是不治疗也不会有影响的小病。
小儿疝气危害二、小儿疝气自愈概率低
小儿疝气自愈的概率十分之低,而且久不治疗危害极大,因此专家要是发现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最好警惕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危害三、严重容易产生并发症
小儿疝气有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可能,由于某次咳嗽、屏大便等用力使较多的肠段突出后不能回入腹腔,导致急性肠梗阻,引起剧烈疼痛,如不及时处理最终可引起肠坏死、穿孔乃至腹膜炎死亡等不良后果。
小儿疝气危害四、危及宝宝生命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得了疝气都是很严重的,疝气不仅会引起疼痛,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影响,轻的影响消化,重的影响生育,甚至危及生命。
疝气本身并不会影响生育,但是疝气拖延时间长了不治疗会导致性器官正常发育,就有可能引起不育了。因为疝气是小肠进入阴囊附近,男性的阴囊正常情况下处于低温状态,小肠的温度却是37度左右,阴囊长期受高温影响,就有可能引起不育。
小儿疝气危害五、容易导致睾丸萎缩
小儿疝气,实际上就是阴囊和腹腔相通,腹腔内的水,大网膜和肠管、膀胱等和睾丸直接接触,使睾丸处在一个高温的环境。这就是小儿疝气要及早手术的最重要的原因。建议父母对于小儿疝气要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小儿疝气危害六、影响宝宝发育
在消化系统受到影响的时候,孩子会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肠胃不舒服,孩子吃不好,营养也就跟不上了,这样孩子的正常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一、小儿疝气患者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便秘,生气,剧烈运动等。
二、疝气患者应注意休息,坠下时,用手轻轻将疝气推回腹腔。
三、疝气患者应尽量减少奔跑与久立,久蹲,适时注意平躺休息。
四、疝气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药、鸡、蛋、鱼、肉等。
五、稍大一些的幼儿疝气患者,应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
除少数婴儿疝气外,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能自愈。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并且,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疝气包块被卡住无法回纳)和绞窄,甚至危机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小儿疝气均应尽早接受彻底的治疗。小儿疝气患者一旦发生嵌顿,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疝气患者是否要手术,还需听从医生安排,家长不能擅自推迟孩子的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最佳手段是进行疝囊高位截扎手术,整个手术操作也比较简单,术后恢复也比较快。
1、由于疝气可在婴儿期发生,故应在该时期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腹股沟部或阴囊处,是否肿,或是否存在时隐时现的块物,遇有疑问及时请教医生。
2、虽然患疝气的较多为男孩,但女孩也会发生疝气。对女孩的疝气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常有卵巢、输卵管进入疝囊。
3、婴儿期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不要让孩子过早的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4、吃些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孩子大便干燥时,应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让孩子用力解大便。
5、不要让孩子大声咳嗽,患咳嗽的小儿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腹压升高。
除了先天原因外,一些后天因素,如孩子咳嗽、打喷嚏、啼哭或排便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等原因都会引起小儿疝气。
温馨提示:
多喝水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通畅,预防制便秘。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