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显著窦性心律不齐的原因是什么 儿童显著窦性心律不齐怎么办

2018-02-16 07:35 来源:网友分享

一、小儿窦性心律不齐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窦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健康小儿,其中3岁以后儿童多见,婴幼儿少见,常在心率慢或睡眠中出现,而当心率增快时或运动,清醒时心律可变整齐,药物如洋地黄,吗啡,β受体阻滞药可致心律失常,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儿。

  (二)发病机制

  心律失常的分类及产生机制: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因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1.激动形成失常

  可分为两类:窦性心律失常及异位心律,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失常,游走心律及窦性静止,异位心律指激动发自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如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激动传导受阻,次级起搏点发出激动,防止心脏停搏,称为被动异位心律,发生1~2次者称逸搏,3次以上者为逸搏心律,如次级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发出激动的频率超过窦房结的频率,抢先一步在窦房结之前发出激动,称为主动性异位心律,发生1~2次者称为过早搏动,连续3次以上者称心动过速,其频率更快而有规律者称扑动,更迅速而无规律者称颤动,异位心律根据起搏点的不同,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及室性。

  2.激动传导失常

  由于生理不应期所引起的传导失常称为干扰,最常发生在房室交界区,如果连续多次激动都在房室交界区发生干扰称为干扰性房室分离,病理性传导阻滞可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心房内,交界区及心室内,分别称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当激动通过房室旁路使部分心室先激动,称为预激综合征,此属于传导途径异常。

  3.激动形成和传导失常并存

  如并行心律,异位心律伴外传阻滞等,小儿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居首位,其次为窦性心律失常,仅此两项占心律失常心电图的78.6%,两者多数为生理现象,北京儿童医院心电图室1969~1974年检出心律失常1039份共有各种心律失常1196例(不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律失常),比较各种心律失常发病的百分比,可见过早搏动(期前收缩)的发病最高,其中室性最多,房室传导阻滞次之,以一度多见,小儿心律失常发病数与成人不同之处,主要是心房颤动较成人显著减少,只占0.6%,而成人心房颤动仅次于室性期前收缩,居第2位。

二、小儿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方法

  1.症状

  多见于健康小儿,其中3岁以后儿童多见,婴幼儿少见,常在心率慢或睡眠中出现,而当心率增快时或运动、清醒时心律可变整齐。药物如洋地黄、吗啡、β受体阻滞剂可致心律不齐。也可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儿。

  2.临床表现

  小儿症状较成人为轻,常缺乏主诉,个别年长儿可叙述心悸、胸闷、不适。常于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时发现,窦性心律不齐可与呼吸的周期有关,吸气时加快,呼气时减慢。窦性心律不齐无临床意义。

  窦性心律失常(sinus arrhythmia)指窦房结发生的激动不匀齐,使心率呈现时快时慢的现象,脉搏在吸气时加速而在呼气时减慢,快慢相差>0.12s,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生理现象。此现象在心动过缓时较多见,但在发热,运动或服阿托品之后,就会消失。少数病例心律失常较明显,可疑为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或过早搏动,应做心电图以鉴别,游走心律在儿科多见,为窦房结起搏点在窦房结内

  3.心电图特点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窦性P波;心律不齐与呼吸有关,呼气时减慢,吸气时加快,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律;同一导联上,P-P间距相差0.12秒以上;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基本相同;心律不齐与呼吸周期无关。

三、小儿常见的几种心律失常

  一、 窦性心律不齐。心率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为明显,吸气末期心率减慢。在发热、运动、情绪紧张、哭闹或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消失。

  二、 窦性心动过速。小儿正常心率因年龄而异,若新生儿心率超过200次/分;1岁以下超过160次/分;1-2岁超过140次/分;2-6岁超过130次/分;7-12岁超过120次/分,则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紧张、哭闹、发热、贫血、出血、休克、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某些药如阿托品、麻黄素等影响也可引起。

  三、 病窦综合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功能衰竭而引起的激动产生和传导发生障碍。小儿可由心肌炎、心肌病、洋地黄中毒、先天性心脏病引起。临床特点是持久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随运动、哭闹、发热而增加。除心动过缓外还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所以也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简称“快-慢综合征”。

  四、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约60%发生在健康儿童,约5%-10%病人原有预激综合征,亦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缺氧、洋地黄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等。4个月以下小婴儿多见,常突然发作,此时可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凉、呼吸急促、拒奶、呕吐、口唇发绀等症状,可持续数秒、数分或数小时而突然停止,血压低,听诊时可发现心音弱,心率快而规则,新生儿心率可达300次,婴儿可达200-300次,年长儿可达160-180次。

  五、 期前收缩(又称早搏)。正常心脏跳动的起搏点是在心脏窦房结,而期前收缩是由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激动而引起的心脏搏动。按异位节律点出现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及交界性期前收缩。这些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明确诊断。

  六、 房室传导阻滞。可由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药物中毒如洋地黄、低血钾等原因引起,按受阻程度可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Ⅰ度是一般无症状,心电图仅表现P-R间期延长。Ⅱ度可出现心脏漏跳现象。Ⅲ度由于心率过慢,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这是十分危险的,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四、小儿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

  (一)物理疗法

  提高迷走神经张力。适应证:无心力衰竭,一般情况较好的患儿、方法如下:

  1.潜水反射将小儿脸部浸入冷水中,婴儿患者可将冰水浸湿的毛巾或水袋放在脸上,每次10~15s:1次无效,隔3~5min再重复,一般不超过3次。

  2.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患儿咽部,诱发恶心呕吐:

  3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对年长儿可终止发作。

  4压迫颈动脉突法在甲状腺水平触及颈动脉搏动后,用第2、3、4三个手指向颈椎方向按压,每次5~10s,一般先按压右侧,不可同时按压两侧。

  5.压迫眼球法可致视网膜剥离,此法已不再使用。

  (二)药物治疗

  物理方法复律不成功可使用抗心律失常或洋地黄类药物。如静注应以,电图监测,转复后改为静滴或口服。

  1.洋地黄类药物常用西地兰或地高辛静注,快速洋地黄化(12h)转复率为60%~80%。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转复后口服地高辛维持。

  2.心律平是目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常用药物之一,1~1.5me/kg,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mL缓慢静注。如不转复,间隔10~20min重复一次,使用3次无效时改用其他药物。口服剂量为每次5~7mg/kg,2~4次/天。疗效稳定后改为每次3~4mg/kg。

  3.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每次0.05~0.2mg/kg,溶于5%葡萄糖溶液20mL,在5~10min内缓慢注射,必要时6~8h重复1次,心律恢复正常后改口服lmg/(kg·d),分3次服用。常用于房性异位自律点增高所致房性心动过速。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患儿禁用。

  4.异搏定此药为钙通道阻滞剂,静注每次0.1~0.2mg/kg,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mL缓慢注射,一次量不超过3mg,每分钟不超过lmg,口服2~3mg/(kg·d),分3次。用于房室折返性心律,对自律性增高者无效,因此药对心肌抑制较成人更显著,可引起血压下降,婴儿禁用。

  5.三磷酸腺苷(ATP) 作用机制不清,可能通过与房室交界区细胞膜上的腺苷受体相结合而起作用,婴儿每次3mg,儿童每次10nag,稀释至3~5mL,30s内快速静注。无效时分别增至5mg/次和l5mg/次,成功率约70%-80%。

  6.氟卡胺(Flecanide) 为最近应用的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抑制异常自律性,延缓房室结异常通道及心室肌的传导,对顽固性室上性和预激伴发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均有效。剂量为每次1.5~2.0mg/kg,5~10min内静注;口服剂量4~6 mg/(kg·d),分2~3次。

  7.升压药物的应用

常用于儿童期预激或隐匿性预激引起的心动过速,通过升高血压、兴奋迷走神经,对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有低血压者较为合适,常用药物有:①甲氧胺,每次0.08~0.10 mg/k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缓推:或每次0.25mg/kg,肌注,转复后即停药;②苯肾上腺素,10mg/mL加生理盐水9mL稀释为0.1mg/mL,然后以每次0.1~0.5mg/kg静注,有器质性心脏病或高血压者不宜。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