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6 08:11 来源:网友分享
内眦赘皮可能的病因是因颅骨及鼻骨发育不良,使过多的皮肤形成皱褶。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的无遗传关系。
内眦赘皮多数由上睑向下延伸,称为正向性内眦赘皮,临床上较为多见;少数由下睑向上伸展,称为倒向性内眦赘皮,临床上较为少见。所有人种在胎儿期均有内眦皱襞,一般在出生前期可消失,儿童鼻梁扁平多有赘皮,待鼻梁充分发育后,此皱襞大多消失,故内眦赘皮可能与鼻梁骨的扁平有关,但UuekuoyEl(1904)指出黑种人的鼻骨较蒙古族者更扁平,而常无内眦赘皮,内眦赘皮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内眦赘皮的分型有哪些?
内眦赘皮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内眦赘皮,临床上根据内眦赘皮的走行,分为三型,即上睑型、内眦型、倒向型。在原发性内眦赘皮中,若伴有上睑下垂、小睑裂及明显的内眦间距加宽者称为眼睑综合征。同时合并眉部畸形者称睑眉综合征。无其他异常者为单纯性内眦赘皮。此外,内眦赘皮患者常同时伴有倒睫,甚至眉部畸形。继发性内眦赘皮多由机械性外伤、烧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局部疤痕挛缩牵拉所造成,多为单侧,常伴有邻近组织的损伤。
1、内眦赘皮表现
一般为积侧性,内眦部呈现由上睑向前内下方延伸或由下睑向内上伸展的皮肤皱襞,皱襞将内眦角及泪阜部分或全部遮掩。
2、内眦赘皮因赘皮高度不同分为
(1)睫上型内眦赘皮,赘皮起自眉下走向泪囊或鼻孔。
(2)眼睑型内眦赘皮,赘皮引起自上睑板区以上伸展到眼眶较低缘。
(3)睑板型内眦赘皮,赘皮起自睑板皱臂消失于内眦皮肤联合处。
(4)内翻型内眦赘皮,皱褶起自于下睑向上伸展高于内眦部。
3、遮盖球结膜
内眦赘皮常为一种单独的眼部皮肤异常,常因赘皮遮盖内眦及部分球结膜,故易误为患内斜视。
4、内眦赘皮还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下面具体来看看:
(1)先天性内眦赘皮
先天性内眦赘皮多为双侧性,可对称或不对称,具有明显的人种特点。轻度的内眦赘皮可视为东方人的民族特征。新生儿多见此症,随着年龄增长,平宽的鼻梁逐渐向高度生长发育,一般于6岁左右赘皮多可减轻甚或消退而自愈。重度的内眦赘皮,可表现为假性眶距增宽,部分眼轮匝肌行维可未附丽于内眦韧带而是位于韧带的浅面,见图4-6。内眦赘还可与上睑下垂睑缘赘皮(下睑缘皮肤皱折)、倒睫、小睑裂(睑裂的纵横径均小)等同时存在。根据赘皮自的部位可将其分为以下四型:眉型、眼睑型、睑板型、逆向型。
(2)后天性内眦赘皮
后天性内眦赘皮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多为瘢痕性,常伴有邻近组织的损伤,如睑球粘连、睑外翻、面颊部瘢痕、内眦韧带及泪小管断裂、鼻眶骨骨折、外眦角移位等。
内眦赘皮怎么矫正?
内眦赘皮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临床上以先天性为多见,先天性的内眦赘皮常为双侧性的,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性,个别的伴有上睑下垂、小睑裂等畸形。后天性内眦赘皮多继发于外伤、烧伤等,常伴有临近组织的损伤。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矫正方法有:V-Y缝合法、Z成型术法和四瓣法。前者适用于轻度内眦赘皮,后者适用于各型内眦赘皮。推荐阅读:唯美眼部整形
内眦赘皮指在内眼角有一额外的,连接上下眼睑的皮肤皱褶,使眼角呈一锐角,给人一种眼裂缩小的感觉,我国大部分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内眦赘皮。在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单纯的内眦赘皮和复杂的内眦赘皮。前者是仅有内眦赘皮,眼裂略有缩小,单睑或内双,而无其它畸形;后者则伴有眼裂明显缩小,眼睑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眼轮匝肌发育不良、睑板短而窄,常有上睑下垂(眼睛睁不大)。
眼角内眦整形术,即开内眦术,可将此赘生的上眼皮组织,经由精细的美容手术切缝消除,且不会留下明显的手术疤痕,其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将泪阜完全显露出来。此手术除了能实际有效的拓宽眼形,也能避免双眼皮的弧线躲进内侧眼角内。一般来说,通过矫正内眦赘皮可以使眼睛长度增加1~3毫米,如加做重睑术效果更好。
内眦赘皮矫正手术要注意什么?
内眦赘皮的矫正手术内眦赘皮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矫正,由于儿童时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鼻梁还会逐渐增高,眼球突出度增加,而使赘皮的程度逐渐减轻,故手术年龄一般以10周岁以后为宜。双眼内眦过宽的患者尤其适合该手术。推荐阅读:唯美眼部整形
内眦赘皮的矫正手术内眦赘皮矫正术虽不是大手术,但是在做之前和我院医生充分沟通,确定佳的手术方案,我们的医生将向您提供如何进行术前准备的详细须知,包括饮食、吸烟的指导,以及可以服用和避免服用哪些维生素和药物。
内眦赘皮的矫正手术虽然内眦赘皮手术后眼睛的视力不受任何影响,但是过多的用眼,不利于消肿,所以,手术后建议您要注意减少用眼活动。需要休息一周左右,并按医生指示到医院进行局部清洁(使用生理盐水),避免用力在眼部揉搓,约在术后5天拆线。术后恢复期应避免或减少辛辣饮食。
1、脾胃湿热复感风邪
证候:下胞睑外翻,睑内红赤,白睛干燥,眵泪俱多。全身可有胸闷脘痞,食少倦怠,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析:①辨证:以下胞睑外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辩证要点。②病机:胞睑内应脾胃,脾。胃湿热上蒸,气血瘀滞,复感风邪,风牵睑出,故睑皮外翻。湿热蕴脾,阻滞气机,脾失健运,故胸脘痞闷,食少倦怠,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内盛之征。
治法:清热疏风,健脾除湿。
方药:除湿汤或黄芪汤加减。除湿汤:滑石25g,车前子12g,薏苡仁、干地黄各30g,茯苓15g,白鲜皮、苦参、连翘、银花各12g,荆芥、防风各10g,甘草6g。若痒甚加生地、赤芍、丹皮。若湿烂甚加白芷、地肤子。黄芪汤:黄芪、茺蔚子各60g,防风45g,地骨皮、茯苓、川大黄、人参、黄芩各30g,甘草15g。若翻粘睑,可加羌活、木瓜胜湿通络,赤芍、丹参活血化瘀。
2、肝风内动
证候:胞睑外翻,突然发生。久则白睛干燥发红,黑睛混浊生翳,泪出汪汪。常伴有手足不利,步态不稳,口眼歪斜,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析:①辨证:以睑皮翻出,手足不利,口眼歪斜,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肝风内动,挟痰阻络,外急内弛,风牵睑出。阻于肢体、口面故见手足不利、口眼歪斜。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皆为肝风内动之征。
治法:驱风通络解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