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5 06:17 来源:网友分享
1.生豆浆
【致命毒素】皂素
【致使机理】由于生大豆中也含有毒成分,因此,如果豆浆未煮熟时就食用,也可引起食物中毒。特别是将豆浆加热至80℃左右时,皂素受热膨胀,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现象,其实此时存在于豆浆中的皂素等有毒害成分并没有完全破坏,如果饮用这种豆浆即会引起中毒,通常在食用0.5~1小时后即可发病,主要出现胃肠炎症状。
【解毒方法】为了防止饮用生豆浆中毒,在煮豆浆时,出现“假沸”后还应继续加热至100℃。煮熟的豆浆没有泡沫,而且消失的泡沫也表明皂素等有毒成分受到破坏,然后再用小火煮10分钟左右,这样即可达到安全食用的目的。
2.四季豆
【致命毒素】皂素
【致使机理】如果四季豆未煮熟,豆中的皂素会强烈刺激消化道,而且豆中含有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此外四季豆中还含有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可刺激人体的肠胃,使人食物中毒,出现胃肠炎症状。
【解毒方法】为了防止出现四季豆中毒,一定要将四季豆煮透、煮熟。
3.木薯
【致命毒素】亚麻仁苦苷
【致使机理】尽管木薯的块根富含淀粉,但其全株各部位,包括根、茎、叶都含有毒物质,而且新鲜块根毒性较大。因此,在食用木薯块根时一定要注意。木薯含有的有毒物质为亚麻仁苦苷,如果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或喝其汤,都有可能引起中毒。其原因为亚麻仁苦苷或亚麻仁苦苷酶经胃酸水解后产生游离的氢氰酸,从而使人体中毒。一个人如果食用150-300克生木薯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解毒方法】要防止木薯中毒,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使氰苷溶解。一般泡6天左右就可去除70%的氰苷,再加热煮熟,即可食用。
4.蚕豆
【致命毒素】巢菜碱苷
【致使机理】蚕豆种子中含有巢菜碱苷,人食用这种物质后,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蚕豆黄病)。春夏两季吃青蚕豆时,如果烹制不当,常会使人发生中毒现象。而且一般在吃生蚕豆后4-24小时后发病。
【解毒方法】为了防止出现蚕豆中毒,最好不要吃新鲜的嫩蚕豆,而且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
5.黄花菜
【致命毒素】秋水仙碱
【致使机理】黄花菜又被称为金针菜,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之一。但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如果人体摄入秋水仙碱后,会在人体组织内被氧化,生成二秋水仙碱。而二秋水仙碱是一种剧毒物质,可毒害人体胃肠道、泌尿系统,严重威胁健康。一个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鲜黄花菜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
【解毒方法】要防止出现鲜黄花菜中毒,可将鲜黄花菜在沸水中稍煮片刻,再用清水浸泡,就可将大部分水溶性秋水仙碱去除。也可将鲜黄花菜煮熟、煮透,再烹调食用。
6.荠菜
【致命毒素】亚硝酸盐
【致使机理】青菜中的荠菜、灰菜等野菜都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亚硝酸盐,可将人体内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此外,亚硝酸盐还可阻止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从而引起组织机体缺氧,使人发生中毒。
【解毒方法】那么,怎样才能预防亚硝酸盐中毒呢?其实很简单,一定要让家人食用新鲜菜,煮熟的菜不宜久闷存放,腌菜应在腌制一个月以后洗涤后才可食用。
7.发芽马铃薯
【致命毒素】茄碱
【致使机理】马铃薯是家庭餐桌上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但它含有毒成分茄碱(马铃薯毒素、龙葵苷),马铃薯全株都含有这种毒素,不过,各部位含量不同,成熟马铃薯含量较少,一般不引起中毒,而马铃薯的芽、花、叶及块茎的外层皮中却含有较高的茄碱,马铃薯嫩芽部位的毒素甚至比肉质部分高几十倍至几百倍。
【解毒方法】为了防止马铃薯中毒,我们可将马铃薯贮藏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防止发芽。吃时,如果发现发芽或皮肉呈黑绿色时,最好不要食用。
1.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发生与不同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如在美国,肉、蛋及糕点的摄入较多,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较多见;日本和我国沿海地区居民喜食生鱼片等海产品,则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较多见。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炎热季节,因为气温高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且炎热季节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率高,但病人恢复较快,预后良好。
2.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主要因食入被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和波动性。如霉变甘蔗中毒,在我国多发生于2—3月的北方省份。甘蔗霉变的原因是由于广东、广西等地11月份收割的甘蔗运至北方储存,第二年春季温度升高,导致部分甘蔗霉变。所以,在甘蔗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霉变,存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2周,甘蔗霉变后不能食用。
3.植物性食物中毒
引起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三种:其一,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其二,是将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如木薯、苦杏仁等;其三,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用的植物性食品,如发芽土豆等。
4.动物性食物中毒
引起动物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两种:其一,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作食品,如河豚鱼、猪甲状腺等;其二,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贝类、鲐鱼等。
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贝类中毒和鱼胆中毒。
5.化学性食物中毒
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四种:其一,是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如被农药、杀鼠药污染的食品;其二,被误认为是食品、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工业酒精、亚硝酸盐等;其三,是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如吊白块加入面粉增白、甲醛加入水发产品中防腐、三邻甲苯磷酸酯作为食品机械润滑油等:其四,为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来势凶猛,发病率高,发病率几乎100%,病死率高,如处理不及时,常会造成死亡,酿成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发生通常无地域性、季节性,也无传染性,常是群体发病,病人都有进食某种食品的病史,并且临床表现相同。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食物中毒分很多不同的类型。
1、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特别是呕吐较严重。常因进食被细菌污染的奶制品、肉制品、剩饭等引起。
2、肉毒中毒是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简称,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为严重。发病有其特点,除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睁眼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3、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时,可表现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等,重者可出现抽搐和昏迷,抢救不及时可死亡。常因进食被细菌污染的肉、蛋、水产品,特别是病死的牲畜肉而引起。
4、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病急,发热不高,也有呕吐、腹痛、腹泻
1、催吐。
如果吃下去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导泻。
如果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式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