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7 07:37 来源:网友分享
定义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AHC)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为中国法定丙类传染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通过水或直接接触传染。
病原
本病病原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新型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70, 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oxsakie virus A24 ,CA24v)。世界范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地区分离出的病毒常为EV70,亚洲地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分离的病毒以CA24v为多。EV70和CA24v两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两者不能区别。
特点
本病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
流行病学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通常的人患上红眼病,如不及时隔离、治疗和预防,在一两天内全家受感染,有时甚至一两周造成全班、全单位、全村流行。
潜伏期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潜伏期短,一般为24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3天。实验室误接种眼内,可于18~36小时内从该眼分离出病毒。
睡觉症状
起病急,开始时可为双眼,也可为单眼,但迅速累及双眼。发病后即出现剧烈的异物感、眼痛及怕光流泪等症状。分泌物初起为浆液性,以后变为粘液纤维素性。一般病毒情于1~2天发展以顶点,3~4天后逐渐减轻,7~10天后恢复正常。少数病例出现头痛、发热、鼻塞、喉痛等症状。
他觉症状
包括眼睑肿胀,结膜下出血,多发性角膜上皮剥脱,点状上皮下浸润,结膜充血、浮肿、结膜滤泡及耳前淋巴结肿大等。眼睑肿胀 轻重不同,所有患者都可发生。其肿胀为浮肿性,不伴红痛,通常数日即可消退。
角膜表现
多发性多膜上皮剥脱 发生率高。发病三小时后角膜上皮即可出现针头大小之多发性上皮剥脱,呈散在或排列成条状、片状分布,是引起眼痛、异物感的主要原因。3~4日后可自行消失,少数持续2周以上。
直接观察
检查时可见眼睑肿胀结膜见上下睑被分泌物连在一起当病变侵及角膜时畏光疼痛及视力减退等症状明显加重少数患者可同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全身症状。
涂片或刮片
根据红眼病临床表现、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等检查,可以诊断红眼病。结膜刮片和分泌物涂片通过Gram和Gimsa染色,可在显微镜下发现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和细菌。
细菌培养
为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对于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者、结膜炎严重的儿童和婴儿,以及治疗无效者,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有全身症状的还应进行血培养。 结膜囊内病毒分离阴性者还可采用血清学检查。恢复期(2周左右)中和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即可确定诊断。
裂隙灯检查
检查时可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呈鲜红色以睑部及穹隆部结膜最为显著严重的结膜表面可覆盖一层易于揉掉的伪膜所以又称伪膜性结膜炎。
预防措施
卫生教育,宣传个人爱眼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重视公共卫生,加强对游泳池、浴池、理发室、旅馆的卫生管理与监督。
病人的隔离与消毒,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高度传染性及人群普遍易感是其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患眼结膜泪液、眼分泌物含有大量病毒,是其主要传染来源。通过患眼一污染病毒的手、物、水?健眼途径接触传播。此外CA24v可从患者咽部、粪便中检出,EV70偶从粪便分离,提示通过飞沫、粪便传播的可能性。早期发现病人,对病人采取隔离,防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是极其重要的。隔离期至少7~10日。
流行期措施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期间,医院眼科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专治门诊,集中检治以避免交叉感染。阻止“红眼病”患者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暴发流行期间根据疫情,由有关部门责令暂时关闭游泳池、浴池等场所,减少社交活动以避免扩大传播。
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
对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目前尚无有效方法。AHC患病期间,避免疲劳和禁止肌肉注射,对于减轻症状或减少该合并症的发生可能直到一定的作用。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