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8 07:24 来源:网友分享
1.新生儿成长发育不完善
若宝宝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吞咽动作不能正常完成,很可能在妈妈子宫内吞入羊水、胎粪等物质,或在出生后将奶水吞入肺中。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早产儿身上。
若宝宝的消化道发育不全面,出现食管闭锁等紧急症状,也可能影响到肺部健康。
若宝宝的肺部存在先天的发育缺陷,肺血管容易充血,也可诱发炎症。此外,宝宝气管较短,除菌能力比较差,这也是他们的肺部易受感染的原因之一。
2.产程出差错
一般来说,产前和分娩过程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宝宝肺部感染。首先,母体在受孕后会遭到各种病毒的感染,这些病毒很可能通过胎盘和胎膜传递给胎儿,使其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此外,有的宝宝出生时伴随着胎膜早破、滞产等危急情况,很容易吸入羊水或妈妈阴道内的其他液体,从而引发肺炎。
3.出生后护理不当
刚出生的小婴儿抵抗力很弱,如果接触到肺病患者的飞沫或自己患上败血症、脐炎等各类炎症时,肺部发生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此外,新生儿着凉也易得肺炎。
4.新生儿免疫力差
免疫力是身体在与各种疾病的对抗中慢慢形成的,由此可见,初生婴儿的抵抗力几乎为零。如果出生后护理不当,他们很有可能得肺炎。
刚出生的宝宝肺炎发作时的表现和儿童尚有差异,新手妈妈们必须细心辨别,及时应对,以免给宝宝带来更大的健康危机。
1.呼吸急促
婴儿的肺容量非常小,呼吸速率与成人相比要高一些,但是,当宝宝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达到60次以上时,很可能是他们的肺叶尖端出现了感染症状或其他病症。
2.面色青紫
面色青紫是缺氧的一种表现,严重时还会嘴唇发白,四肢冰冷。严重的肺炎会使孩子的肺部通气量受到影响,因此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
3.咳嗽
出生后的感染性肺炎多伴有咳嗽的症状,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鼻塞或者流涕。婴儿感染性肺炎后,呼吸道异常症状更多一些,因为其主要传播途径就是呼吸道。
4.发烧
发烧是大多数炎症都具有的表现症状,肺炎也不例外。但是,新生儿肺炎的发热症状并不强烈,多为39°以下的低热,而且两三天后便会消失。情况严重的患儿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热。
5.其他表现
如口吐白沫、精神不振、胃口不佳、上吐下泻等。
当宝宝出现以上症状时,妈妈们最好将宝宝去医院做全面检查,以尽早确认病情,及时治疗。
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也可同时并存。不同的病因,医生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新生儿肺炎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采取的各项治疗措施,使宝宝尽快痊愈。
1、吸入性肺炎
胎儿在子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胎粪或产道分泌物,或出生后吸入乳汁等引发,同时也会继发感染。
医生的治疗原则:尽快清除吸入物,给氧,保暖,纠正酸中毒,应用抗生素和对症处理。
2、感染性肺炎
产前感染(在母体内)常由大肠杆菌、厌氧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引起。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感染常由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衣原体、溶血性链球菌至呼吸道等引起。出生后感染以葡萄球菌为常见。
医生的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及早、合理应用抗生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选用耐酶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等;肠道菌肺炎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合理喂养和氧疗。
(1)环境: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2)体位: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3)喂养:应供给患儿足够的热量、营养和水份,如病情危重者,可暂停喂奶、喂药,以免呕吐引起窒息。如喂奶时患儿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应立即停止,并予吸氧。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多次。
(4)吸氧:当患儿出现呼吸气促、唇周青紫者应立即吸氧。烦躁不安或鼻腔分泌物多者可用漏斗法给氧,每分钟给氧量1~2L。使用时,漏斗边沿距口鼻1cm左右,太远则浪费氧气、效果不好,太近则影响气体交换而加重呼吸困难。患儿安静后,可改用鼻导管法,要间歇吸氧。
(5)吸痰:肺炎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但新生儿反应低下,不会咳痰,故要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吸痰时,采用口对口或大注射器连接导管吸痰,吸痰动作要轻,避免过分刺激。
(6)体温:新生儿肺炎体温多正常,若体温高者可采用物理降温,一般不用退热药物,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7)输液时:每分钟以4~6滴为宜,以免因速度太快引起肺水肿或心衰而加重病情。
(8)新生儿反应能力差:肺炎初常无呼吸道症状,因此要密切观察心率、呼吸,若有口吐泡沫,面色苍白,唇周青紫,拒奶时,说明病情较重,要积极抢救治疗。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