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1 09:44
1. 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软坚散结。
2. 手法处方
⑴用食、中指与拇指拿住患侧肌肉硬节处捏揉10~15分钟。
⑵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患侧胸锁乳突肌起点至止点推揉2~3分钟。
⑶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扳拉,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称斜扳或被动扳拉活动法,反复操作7~10次;然后用双手托拿住患儿头部向上牵引的同时向患侧旋转,称被动转头活动法,反复操作7~10次。
3. 方义:推揉及捏揉肌肉局部能舒筋活血,改善局部血供,缓解肌肉痉挛。被动扳拉及转头活动能拉长伸展挛缩的肌肉,有助于恢复肌肉的弹性,改善和恢复颈部功能活动。
4. 加减治疗
⑴如患儿面部及肩部畸形明显者,加点按太阳、颊车、人中、迎香、风池、肩井、肩髃、天宗等穴各5~10次,以活血通络,改善局部畸形。
⑵患侧上肢活动障碍者:加在患侧上肢施以揉、拿、一指禅推等法2~3分钟,同时点按肩髎、肩髃、臂臑、天宗、曲池、尺泽、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等穴各5~10次,以加强患肢血供,促进恢复患侧上肢功能活动。
本病的治疗应根据病程的长短和年龄大小而定,对1-3个月的婴幼儿,由于发现早、病程短,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尚未发生纤维性变,挛缩而形成僵硬肿块,可用理疗、热敷、按摩等办法促使胸锁乳突肌的肿块吸收、消散。
1、非手术疗法适用于一岁以内的婴儿,包括局部热敷、按摩、手法扳正和固定头部。其目的在与使肿块及早消散,防止肌肉纤维发生挛缩。病儿睡眠时取仰卧位,下颏向患侧,枕部向健侧,并用棉垫和洁净的小砂袋固定头部于上述位置。出生两周之后,即可进行。手法扳正于出生后二周才开始,且须缓慢用轻柔力量进行。手法扳正时,须将下颏转向患侧,并逐渐把它抬高,同时把头偏向健侧。每日3~4次,每次手法前后,应按摩患侧胸锁乳突肌,或用热敷。上述非手术疗法要坚持3~6个月,才可能将斜颈矫正。此外,还可配合体位训练,即当患儿卧床时,用多种方法逗引,使他发生兴趣,将头颅尽量偏向健侧,颏部转向患侧,以促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被牵拉伸长。上述几种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较好,大多数患儿可被治愈。斜颈时间较长,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变短、变硬时,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宝宝长大后难以弥补的问题。所以如果发现宝宝的头总是歪向一侧,要记得请复健科或小儿科医师做进一步评估,必要时需接受手术治疗。
2、手术疗法适用于1岁以上的病儿。在12岁以上者,虽然脸部和颈部畸形难于矫正,但手术治疗仍可使畸形有所改善。
(1)普通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多用胸锁乳突肌切断术,切断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或切断乳突头,术后会留下蜈蚣样瘢痕。
(2)微创整形治疗:这是由我院研究成功的创伤小、不留瘢痕且达到“三美(局部美、体形美、身姿美)一体”的先天性肌斜颈治疗方法,效果优于其他手术治疗结果。
(3)术后处理:将头固定于头偏向健侧,下颏转向患侧的位置至少3周。年龄较大的病儿,应固定约4-6周。固定解除后,必须每日作上述手法扳正和向过度矫正方向作自主活动。
一、先天性骨性斜颈
本症多系先天性枕颈部畸形所致,包括短颈畸形、颅底凹陷、半椎体畸形、寰枕融合及齿状突发育畸形。上述疾病可造成斜颈及面部不对称,但一般不会产生胸锁乳突肌的典型条索状挛缩带及肿块,X线检查可明确上述诊断。
二、小儿颈部淋巴腺炎
婴儿期患有颈部淋巴腺炎,可迅速发生斜颈并可出现颈部肿块,但此肿块往往压痛明显并不位于胸乳头肌之内。
三、自发性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同样可以引起斜颈,但此病多有轻微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主要表现为颈部旋转运动受限及颈部疼痛症状明显,胸锁乳突肌无紧张条索带,X线检查可鉴别。
四、颈椎结核
颈椎结核可使胸锁乳突肌痉挛而产生斜颈,但此类患者颈部疼痛明显,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下颌偏向患侧,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此外,还需与癔症性斜颈、习惯性斜颈、损伤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所引起的斜颈相鉴别。
关于先天性肌斜颈,一些人抱着侥幸的心态,认为随着年龄增加会自然而然地恢复正常的,关系不大。也有些人认为既然脖子歪了就应该手术治疗,这又会矫枉过正。因此,正确认识是否有头位不正,并分清是斜颈、偏头,还是颈椎发育异常等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偏头可调整睡眠姿势矫正
孩子头向一侧偏,严重的连脸都是偏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偏头这是由于孩子习惯了在胎内时的体位,总以某一固定姿势睡觉,导致总压迫某一侧头部造成的。有时家长用枕头去矫正,但往往无效,孩子把枕头搁在一边,仍然朝他习惯的方向睡。
二是斜颈的孩子头也偏着,但导致原因却是脖子上的胸锁乳突肌异常。在胎儿期由于某种体位可能会引起这块肌肉血液供应不好,也可能分娩时胎儿这块肌肉由于牵拉过度而发生血肿,最后纤维化而导致肌肉异常挛缩。当孩子仰卧时,哪怕外行人都会在患侧颈部摸到像成人拇指第一节大小的硬结,明确诊断非常容易。
三是颈椎发育畸形,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由于颈椎椎体结构异常,很容易造成移位而发生危险。因此需要十分的小心。
偏头和斜颈的治疗各不相同,对偏头者可以用调整母子睡眠位置的方法来矫正,比如:孩子原先总向右睡,你可以把他的小床放到他必须向左睡才能看到妈妈的位置。
为了找妈妈,他会渐渐地习惯反方向睡。还可以把其卧姿的反方向调为对着亮光,对着窗户,看得见其他人活动,总之是孩子关心、爱看的方向,也可以慢慢地纠正他的睡姿。当孩子渐渐地长大学会抬头、翻身、坐、爬、站时,随着体位的不断改变,头形也在不断变化。一般在一岁左右偏头就能自愈。
温馨提示:
本病大多为先天性,无有效预防措施,临床上最主要是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给患儿带来进一步的损伤。
斜颈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及面部变形为特点。少数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及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多数学者认为,斜颈与损伤有关,如臀位产和胎位不正,颈部胸锁乳突肌受压,血管受压缺血,患侧胸锁乳突肌的动脉管腔均栓塞不通,而致肌肉发育不良,或肌肉出现水肿、炎症使肌细胞退化,产生纤维变性,最终为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