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7 09:15 来源:网友分享
1、轻度病人自觉眼前黑影飘动,就如蚊蝇飞舞。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较快。随着玻璃体混浊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而影响视力的程度也不一样。轻度混浊不影响视力,用检眼镜检查也不能发现,这就是玻璃体混浊的症状。
2、较显着的混浊,常见于变性性近视,葡萄膜炎和玻璃体积血。病人感到眼前粗大而量多的黑影,视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检查眼底可发现如灰尘或粗条絮索块状飘浮不定,严重者不能窥见眼底,甚至眼底无红光反射。漆黑一片。
3、炎性混浊:系附近组织发炎时,由白细胞游出及蛋白质凝集而刀。是各种视网膜和色素膜炎的共同表现。如结核及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等,钓端螺旋体性色素膜炎、色素膜大脑为迁徒性眼内炎等。
4、出血性混浊:这种玻璃体混浊的症状常见于外伤、手术、各种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及血块。
5、变性混浊:这种玻璃体混浊的症状见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玻璃体钙质及胆固醇沉着等。
6、先天性混浊:多数胚胎期中胚叶组织残留,这也是玻璃体混浊的症状。
7、其他:如眼内异物、猪囊虫、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均可引起玻璃体混浊。
后玻璃体脱离多见于单纯性玻璃体液化病人,可能由于眼轴加长以及玻璃体纤维脱水收缩,或与后极部发生退行性变有关。现按次序分述之:
单纯玻璃体脱离并不一定引起视网膜脱离。如果患者原有视网膜变性(囊样或网状变性)或陈旧性病灶,一旦发生玻璃体限局性牵引,则容易产生视网膜破孔而导致视网膜脱离。如果在病变区有血管破裂,则会发生出血。有时也可能先有视网膜脱离然后发生玻璃体变性,而后者的脱水、收缩反过来又加重了视网膜脱离程度,所以临床上这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危险。
这些病变多由周边部开始,不易引起患者注意。如后极部玻璃体脱离早期即可因牵引产生黄斑区水肿而影响视力。持续牵引则可发生浆液性甚至出血性视网膜病变,久之出现黄斑囊样变性和破孔。这就使视力持续地减退甚至于不能恢复,所以应该及早检查确诊和治疗。
1.部分性后玻璃体脱离多由后上方脱离形成水泡状间隙(图15-2),其中充有液体。以后可因重力逐渐下沉而变成囊状,这叫做部分后玻璃体脱离合并玻璃体坍陷(图15-3)。此时玻璃体在上方与视网膜相连处有较大的牵引力,容易将该处的视网膜撕裂,产生马蹄形破孔。
2.完全性后玻璃体脱离上述脱离继续向下扩展可比较容易地把黄斑部的生理性粘连扯开,但在乳头上的生理性粘连就需要较长时间的牵引不可。如遇偶然外伤或剧烈震动可较快地发生后极部新月形空隙,其月牙的两个尖端在玻璃体底部方向,月牙的脐部相当于玻璃体的后极部,并留下一个乳头大小的混浊环。这混浊环表明由乳头上扯下来的胶质纤维的残迹。有时在检眼镜下后者投影在视网膜上更容易发现。
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如无坍陷可简称单纯性后玻璃体脱离(图15—4),多见于玻璃体富弹性和皮质较厚的青年人,常有外伤诱因。如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发生于有玻璃体液化的老年近视眼,则容易呈现出:脱离的玻璃体后表面从上方锯齿缘附近迳直下垂,经晶状体后方呈垂帘状直达下方,然后急转向后方经后极部又折回向前下方锯齿缘部,这叫做完全性后玻璃体脱离合并玻璃体坍陷(图15-5)。此种后脱离在上方锯齿缘附近的牵引力很大,容易导致马蹄状视网膜破孔。
3.不典型的完全性后玻璃体脱离比较少见。有一种呈漏斗状即乳头周围、玻璃体底部仍保持着生理粘连,但其他各处均呈脱离现象。此种偶见于严重的增殖性视网膜炎和视网膜色素变性。另一种见于穿通性眼外伤或白内障囊内摘出时有大量玻璃体脱出的病例。多表现在创口处有大量纤维素性索条伸入和漏斗状玻璃体脱离(尖向着创口)。
仅有玻璃体后脱离的病人无须特殊治疗,对有危害视力的病变如视网膜裂孔等,按有关治疗原则处理。
治疗玻璃体后脱落的的恢复比较困难,手术难度也很大。不过在未性脱离之前,要做好预防工作。治疗玻璃体后脱离的方法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但是一般手术的成功率比较低,而且也不容易进行。
中苭治疗,中苭治疗可以标本兼治,治疗效果不错,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苭专业委员会研制的中苭消翳视明汤,采用珍珠母、菌草、千年润、牡丹皮、蝉蜕、熟地、桑椹子、木贼、牡蛎等苭材,有清利肝经、风热湿浊、凉血清热、介毒通络、活血化瘀、消朦除翳、开窍明目、视觉清新之功效。
玻璃体是一种透明、无色、具有一定粘性和弹性的凝胶状物质,如鸡蛋清,位于眼内腔中,约占眼球容积的4 /5,玻璃体前方与晶体相邻,后方与视网膜相邻,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有一层透明的膜分隔,这层膜在前部与视网膜连接紧密,后部连接疏松,凝胶状的玻璃体变成水,称为玻璃体液化,这在老年和高度近视患者很常见,当水从后部的玻璃体缺损处进入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这样玻璃体与视网膜被水分隔开,就形成了玻璃体后脱离,以鸡蛋壳比作视网膜,蛋清比作玻璃体,蛋壳与蛋清之间有一层膜,当鸡蛋放久了,由于液化脱水,蛋清浓缩,一端就会变空,煮熟的鸡蛋就可以看见蛋清表面的白膜与蛋壳分离,类似于眼睛的玻璃体后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