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6 07:16 来源:网友分享
1、术后包扎双眼卧床休息1~2天,这一期间要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头部过多活动。如果有咳嗽、咳痰要对症处理,防止因咳嗽或活动剧烈牵拉伤口,导致伤口出血而影响愈合。
2、有一些病人在手术之后就会大补身体,这对于青光眼的患者来说是很不正确的。因为补品多数是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在手术之后如果经常吃含有高蛋白食物的话,会有可能导致人体内的过滤通道出现瘢痕的,这样容易导致手术白做,所以患者在术后的饮食要注意了,尽量清淡,可以多吃素食以及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
3、对于手术后的患者来说,感觉到轻微的眼红是正常的,但是出现眼睛胀痛,头痛甚至恶心症状的话就要立即就医了。在手术后患者要注意自己的眼部卫生,不要用手去揉眼睛,也不要让东西不小心弄到眼睛,不然容易引起感染的。
4、患者在洗脸、洗澡时候要多注意了,动作尽量慢点以防水流入眼睛。还有每天要准时用药,另外滴眼药水之前要先洗手,然后滴的时候要防止手以及药瓶接触到眼部。如果要滴两种药水的话,那么要控制时间间隔至少在5分钟之后才可以使用另一种药水。
青光眼患者手术后,关键要看眼压控制得好不好,如果眼压控制得不好,还是会复发的。青光眼是一种终生疾病,与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青光眼患者也需终身监测,即使做了青光眼手术,术后也要定期随访、复查,密切关注眼压波动情况。如果通过用药,眼压还是控制得不理想,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考虑再次做手术。
为预防青光眼手术后复发,青光眼患者要适度用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平时心态要平稳,情绪波动过大,常可引起瞳孔散大,眼压增高,加重病情。因此,要避免生气、焦虑,以乐观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降低青光眼复发几率,从细节上做好预防措施。
患了青光眼,不宜过度紧张,心理调节有助康复,忌怒。饮食方面,注意不喝浓茶和咖啡,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丝瓜、香菜等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不要久在暗室环境下工作,看电视时要开大灯光,不看电影,少戴深色墨镜,要经常复查眼压,保存记录,以便得到医生的及时指导。
1、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2、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3、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4、查视野: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青光眼治疗
(1)注射维生素B。可注射维生素B,有一定疗效。
(2)激光疗法。如药物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则在采取其他外科手术前,可试激光疗法。新的测试已显示激光疗法对广角性青光眼有效。其方法是利用激光照射虹膜,以舒解眼压。
(3)补充营养素。
(4)手术治疗。建议青光眼病人积极争取早期有效的治疗,将视功能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1.先天性青光眼
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
(1)婴幼儿性青光眼 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部分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可有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地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患儿的预后。
(2)青少年性青光眼 发病年龄3~30岁之间,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
2.原发性青光眼
根据前房前角的形态及发病缓急,又分为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来势凶猛,症状轻剧,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血压升高,如得不到及时诊治,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无光感,此时称“暴发型青光眼”。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疼痛忍受性较强,仅表现为眼眶及眼部不适,甚则眼部无任何症状,而转移至前额、耳部、上颌窦、牙齿等疼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实则是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反复迁延而来。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发病年龄30岁以上。此型发作一般都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及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等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可失明,检查时眼压可正常或波动,或不太高,20~30mmHg,眼底早期可正常,此型最易被误诊。如此反复发作,前房角一旦粘连关闭,即可形成暴发型青光眼。早期症状有四种:①经常感觉眼睛疲劳不适。②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③视物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④眼睛经常感觉干涩。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直至失明也无不适感,发作时前房角开放。
3.继发性青光眼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属此类,病因颇复杂,种类繁多,现仅简述最常见的几种继发性青光眼:
(1)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继发青光眼 由于屈光系统调节失常,睫状肌功能紊乱,房水分泌失衡,加之虹膜根部压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阻,所以引起眼压升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是自觉视疲劳症状或无明显不适,戴眼镜无法矫正视力,易误诊。
(2)角膜、结膜、葡萄膜炎等继发青光眼 眼内炎症引起房水混浊,睫状肌、虹膜、角膜水肿,房角变浅或瞳孔粘连,小梁网阻塞,房水无法正常排出引起眼压升高。
(3)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晶体混浊在发展过程中水肿膨大,或易位导致前房相对狭窄,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一旦白内障术后,很快视神经萎缩而失明。
(4)外伤性青光眼 房角撕裂,虹膜根部断离,或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震荡,使房水分泌,排出途径受阻,继发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4.混合型青光眼两种以上原发性青光眼同时存在,临床症状同各型合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