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5 08:54 来源:网友分享
孩子肺气虚的症状是什么?
第一:脾气虚
如果孩子出现了脾气虚的情况,那么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脸色蜡黄、食量下降、大便也变得更加的溏稀,平时则是表现出非常的倦怠和乏力。
想要令孩子这种脾气虚的情况恢复健康,除了通过服用中药来进行调理这种方法之外,妈妈们也可以从日常饮食方面着手,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例如红枣、薏米、莲子以及山药等。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少吃一些过于生冷或者是油腻的食物,妈妈也应该控制孩子对于甜食的摄取量。
第二:肺气虚
孩子患有肺气虚,那么症状则是表现为脸色苍白。身体感觉到乏力,但是很容易出汗,稍微一运动就出现气喘的情况。身体抵抗力比较差,特别是在变天的时候容易患有疾病。
中医告诉我们,想要更好的补肺,那么平时就应该适当的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和具有补肺功效的食物,常见的有山药、百合以及白木耳。
第三:肾气虚
这种类型的孩子主要表现为稍微一运动就出现气喘以及气短的情况,脸色苍白同时怕冷。
想要令这种肾气虚的孩子恢复健康,那么就要做好补肾的工作,多吃一些具有补肾益气功效的食材,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就有枸杞、山药还有掌握好疾病的症状就能对疾病进行及时的判断和治疗,上面就是对孩子气虚的症状是怎样的的介绍,希望对许多朋友能够带来一定的帮助,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孩子饮食营养的均衡,另外必要的时候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身体的检查。
(1)对本脏虚损、肺气不足。症见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当补益肺气,宜用保元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黄芪15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开水浸泡,代茶饮。也可用人参胡桃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胡桃仁30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
(2)对易患风寒感冒,症见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宜用玉屏风散加紫苏: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生姜6克、紫苏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当益肺气固表,宜用玉屏风散(前方去紫苏)煎汤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冲剂),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3)对虚寒性慢性鼻窦炎,症见头昏、恶寒、自汗等。当以补肺气为主,兼以通窍、解毒。宜用鼻通宁滴剂(含辛荑、苍耳子)滴鼻,1次1~2滴,1日2~3次。或用鼻通丸(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黄芩、甘草),1次1丸,1日2次。均加服北芪片。
(4)对肺气阴两虚兼肾阴不足,症见阴虚内热、舌红口干、干咳少痰、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精、大便干燥等症状。治疗宜用补阴煎加减:生地15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北沙参10克、地骨皮10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本方有滋肾润肺、清虚热止干咳的作用。
(5)对肺气虚兼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可补气温肾,宜用保元汤:人参9克、黄芪15克、肉桂6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3次。
肺气虚的病因
肺气虚可由劳伤、久咳、暑热及重病之后,或脾虚不能上升清气于肺,而致肺气亏少,功能活动减弱,形成肺气虚证。
1、中医有句话:劳则气耗。说得非常精辟。长时间的劳动、工作都会导致气耗,气耗则气虚。许多朋友有一个误区,就是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不错。但是很多朋友长时间的运动起到的效果恰恰相反,运动完了,不是精神饱满,反而显得疲惫不堪,这就是应了劳则气耗这句老话。
2、脾胃的运化不好,不健康,造成水谷的运化不好,营养不良,造成气虚体质。现在有许多女孩子,特爱美,追求什么骨感美,节食减肥,弄得营养不良,面黄肌瘦,导致严重的气虚。
3、疾病的影响也是导致气虚的因素。一些人得过大病,做过手术,伤了元气,造成了以后的气虚体质。
机体因素:肺气虚可由劳伤、久咳、暑热及重病之后,或脾虚不能上升清气于肺,而致肺气亏少,功能活动减弱,形成肺气虚证。
环境因素:物理环境或化学环境导致机体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导致呼吸困难,功能活动减少。
免疫力因素:机体免疫系统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低下。
肺气虚是指肺气衰弱的状态,可以由疾病或亚健康状态引起。从临床医疗看,大多数肺气虚的人患有气喘、咳嗽、咯痰、自汗等肺部疾病,如老慢支、哮喘等;也有一部分人仅仅是肺功能减退,呈亚健康状态,出现畏寒畏热、易伤风感冒、尤畏寒冷等症状,都与肺气虚有关。
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的功能衰弱。
病发原因:多由久咳耗伤肺气,或乎素体弱,肺气不足,或因脾虚,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所致。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肺系疾患之中,属虚证。
1、主症: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自汗。
2、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更甚,痰液清稀,面色淡白或胱白,神疲体倦,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3、证情分析:肺气亏损,宗气不足,呼吸功能减弱,故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耗气,而喘息更甚;肺气不足,水液失于正常输布,聚而成为清稀痰液,气虚不能运血上荣,故面色淡白或咣白。气虚则神疲乏力,声音低怯,肺气虚,卫外失固,腠理不密,故畏风,自汗,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无力均为气虚之证。
4、本证的发展与影响: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复受外邪侵袭,则可致气虚外感之证。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可成心肺气虚证。肺气根于肾,肺虚日久,影响及肾,则成肾不纳气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