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事件的急救 中毒怎么预防

2018-09-17 08:30 来源:网友分享

一、中毒患者的现场急救

  迅速脱离现场

  化学事故/中毒事件发生后,应迅速将污染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转移至毒害源上风向的安全区域,以免毒物的进一步侵入。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将病员进行分类,作出相应的标志,以保证医护人员对危重伤员的救治。

  同时要加强对一般伤员的观察,定期给予必要的检查和处理,以免贻误救治时机。医务人员在进行现场救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佩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在现场要严格按照区域划分进行工作,不要到污染区域。

  防止毒物继续吸收

  当皮肤被酸或碱性化学物灼伤或被易通过皮肤吸收的化学品污染后,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包括贴身内衣)、鞋袜、手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同时要注意清洗污染的毛发。

  忌用热水冲洗

  对化学物溅入眼中者,及时充分的冲洗是减少组织损害的最主要措施,对没有洁净水源的地方,也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10-15分钟。

  吸氧和催吐

  吸入中毒患者,应立即送到空气新鲜处,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口服中毒者应尽早进行催吐,除用手法刺激咽后壁外,也可口服吐根碱糖浆催吐。

  心肺脑复苏

  患者从毒物现场救出后,如有心脏、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意识丧失者的处理

  意识丧失的患者,要注意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及时除去口腔异物,有抽搐发作时,要及时使用安定或苯巴比妥类止痉剂。

二、什么是中毒呢

  当外界某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反应,引起人体发生暂时或持久性损害的过程称为中毒。生活中的中毒有意外中毒、他杀中毒(投毒)、自杀中毒、滥用药物导致的中毒以及环境污染导致的中毒。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急性中毒(毒物进入体内后24小时内发病)、慢性中毒(毒物进入体内后2个月后发病)、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亚急性中毒之间)。其中急性中毒起病突然,病情发展快,可以很快危及患者生命,必须尽快甄别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凡能引起中毒的物质统称为毒物,包括化学性毒物和生物性毒物两大类,前者为化学物质如药物、工业毒物、军用毒物等,后者又分为动物性毒物(蛇毒、河豚毒等)和植物性毒物(如苦杏仁、毒蘑菇等),此外还可从不同的角度对毒物进行分类。世界上已知的毒物有数万种,仅在市场上销售的毒物就在一万种以上。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某物质是否有毒与它进入体内的剂量有关,有的物质小剂量时是药物,在大剂量是就是毒物了。例如水是我们不能缺少的营养物质,但大量的水短时间进入体内就可以导致水中毒。

  毒物进入体内后是否发生中毒,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毒物的毒性、性状、进入体内的量和时间、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对毒物的敏感性以及耐受性)等。

三、中毒的预防办法

  一、预防食物中毒:把好原料关。千万不要选择不新鲜食物。把好贮存关。贮存成品要放在干燥、通风、温度较低的地方,搁置时间不能太长。把好烹调关。凉菜必须非常新鲜、卫生。把好剩饭剩菜关。把好自制发酵酱类关。自制发酵酱类时,盐量要达到14%以上,并提高发酵温度。把好酵米面和银耳的质量关。

  二、预防酒精中毒:开展反对酗酒的宣传教育,创造替代条件,加强文娱体育活动。饮酒时做到“饮酒而不醉”的良好习惯,切勿以酒当药,以解烦愁、寂寞、沮丧和工作压力等。饮酒时不应打乱饮食规律,切不可“以酒当饭”,以免造成营养不良。一旦成瘾,应迅速戒酒,对戒断综合征应细心照料,重者必须入院治疗。可应用抗饮酒药物,如戒酒硫和痢特灵以中止饮酒,对酒产生厌恶感;也可在饮酒时应用阿扑*皮下注射,造成厌恶性条件反射而戒酒。在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戒酒及症状明显好转之后,应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并使他们取得社会性康复。

  三、预防煤气中毒:应广泛宣传室内用煤火时应有安全设置(如烟囱小通气窗风斗等)说明煤气中毒可能发生的症状和急救常识,尤其强调煤气对小婴儿的危害和严重性。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轻者在数日内完全复原,重者可发生神经系后遗症,治疗时如果暴露于过冷的环境易并发肺炎。

  四、预防发芽土豆中毒:土豆应贮存在低温、无直射阳光照射的地方,防止生芽。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土豆。生芽较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或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这种土豆不宜炒丝或炒片吃,宜红烧、炖、煮吃。由于龙葵碱遇酸易分解,所以烹调时可加些食醋,加速对龙葵碱的破坏。

四、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

  了解了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根据其途径采取紧急自救措施。

  (1)经口进入体内①误服毒物;②遭到投毒;③主动服毒(自杀)。

  (2)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吸入毒气或含毒的气溶胶(空气中悬浮的微粒)。由于人的气体交换面积很大(60~120平方米),毒物能在短时间大量进入体内,故经呼吸中毒者往往病情危重,危险性大。

  (3)经皮肤、黏膜进入体内①皮肤通常是一道良好的天然屏障,毒物并不容易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但下述三种情况下毒物比较容易通过皮肤进入:皮肤有破损;毒物在皮肤上长时间停留,特别是脂溶性毒物;天热出汗时皮肤毛孔扩张。②黏膜是薄弱环节,一旦染毒则毒物容易进入体内。

  (4)经注射进入体内①*者自己为自己注射;②医疗意外:误将错误种类或剂量的药物注入患者体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急救知识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