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快3岁不会说话的原因 怎么练习宝宝说话

2018-10-15 06:58 来源:网友分享

一、3岁宝宝不会说话的原因

  1、发展性语言障碍

  儿童可因智能发展迟缓、社交发展障碍(如自闭症)、弱视、听觉障碍、学习困难、专注力弱或在学习语言阶段缺乏适当的语言刺激等而导致发展性语言障碍。

  发展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大多理解能力不足,特征包括答非所问或不明白别人的指令等。表达能力也是他们较弱的一环,特征包括词不达意、说话简短、不能使用完整的句子等。发展性语言障碍会导致儿童在沟通、社交、学习、情绪及心理上有不良的影响。

  2、发音障碍

  发音障碍的成因包括有口腔肌肉能力较弱或控制不协调、口腔器官结构异常(如:唇、裂颚等) 、语音掌握迟缓、听觉障碍、或受不正确的语音模范影响等。

  有发音障碍的人未能准确发音,例如把「鸡」说成「底」、「豆」说成「狗」、「鞋」说成「捱」、「先生」说成「癫单」、「车」说成「嗲」、「台」说成「袋」等。

  3、社交沟通障碍

  自闭症、阿斯伯格症或社交方面有障碍的儿童会因缺乏与人沟通的动机而不能融入社群,他们入读学校后会因其不合群的性格而离群。

  他们会有避开其他人的眼神、不能与人对答、不能与人共同谈论一件事、过份自我中心、不能与别人分享等行为。

  4、听觉障碍

  先天或后天的因素等都会导致听力受损,造成听觉障碍。视乎听力受损的程度,患有听觉障碍的人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说话能力。严重者不能接收别人的说话,导致语言、发音或声线多方面受影响。轻微者则可能有发音问题。

  5、流畅障碍 (口吃)

  心理障碍、生理问题、语言能力不足、遗传及受不正确的语言模范影响等均有可能导致口吃。

  患有口吃的人不能流畅地说话。他们说话时可能出现重覆字 (例如:我我我想饮饮饮可乐) 、拖长音节(例如:我─想饮可乐) 、说话突然中断,要挣扎一会才可以继续说话。严重者会有伴随口吃的小动作,例如在说话时脸部肌肉抽搐、摇头、皱眉、张口结舌等。口吃的人更会逃避与人有目光接触、害怕说话、自卑,严重影响自信心、与人沟通、社交、学习及工作表现。

  6、神经性沟通障碍

  神经性沟通障碍是由于脑部疾病或创伤所引致的,这些疾病包括中风、脑炎、脑肿瘤、柏金逊症或其他活动神经疾病等。儿童常见的神经性沟通障碍大多因脑炎或脑肿瘤引致。

  视乎脑部受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神经性沟通障碍可以影响儿童的理解、说话、阅读及书写各方面的能力。在理解方面,儿童会无法跟从指令或明白别人的问题,或会误解别人说话的意思,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在说话方面,儿童会出现「有口难言」或「兜圈子」等现象,因面部及口腔肌肉控制不灵,也会导致说话也可能变得含糊不清。

二、宝宝说话训练简介

  0-1岁阶段语言训练:

  1、说给宝宝听

  不会说话的宝宝也能通过耳朵接受信息,为他们日后的“说”打基础。如果父母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相应的动作传达给宝宝,如:“妈妈正给宝宝穿衣服,来,伸伸你的小胳膊。”或者“宝宝正在洗澡,瞧,你的小手拍打出水花了……”孩子会对你的话很感兴趣,并试图咿咿呀呀地表达。这种语言环境的作用在于开拓儿童的“听-说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成人要坚持说普通话,以清晰、正确、规范的语言向孩子述说,禁用方言。

  2、制造发声的机会

  宝宝会用“咿、呀、哈、呜”等声音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恰是培养宝宝模仿发音的好时机。当他们表达要人抱、要喝奶、尿布湿了或想拿某一样东西时,妈妈趁机替他们把这些愿望用简单的词语说给孩子听,然后等待宝宝的反应,即便是“哼”、“哈”也好。如此天天重复,就等于在他们的头脑中强化了这些语言,最终使孩子的语言模仿变得容易起来。

  1-2岁阶段语言训练:

  1、多给予刺激促使孩子讲话

  身边物品,是教育宝宝学习语言的好工具。把这些生活用品或玩具指给宝宝看,告诉他这些东西的名称、用途、颜色、形状等等,随后再问问孩子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形状、用途如何,这不但能帮宝宝学到一些生活常识,还能帮他积累新名词,促进语言的发展。当然,父母也可以通过互动游戏与之交流,创造一个和宝宝对话的情境,激发他说话的欲望。

  2、满足要求晚半拍

  宝宝想要某种东西,往往盯着它或用手去抓。这时妈妈不要马上满足他,而是把它拿在手里,鼓励孩子说出自己想要什么,比如“我要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我要会唱歌的娃娃……”如果孩子说不好,妈妈可以先做示范,由宝宝“学舌”,然后,再把这些东西给孩子。在反复训练中,孩子的语言能力会发育得比较快。

  3、重复说过的内容

  准备一套动物卡片,在宝宝认识了其中的动物之后,请他给妈妈讲一讲每张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长什么样、它们在干什么,等等;也可以借助简单的图画书,妈妈讲页、宝宝重复一遍,然后再往下进行。另外,即便是走在街上,也能做这种训练,妈妈把看到的景物介绍给孩子,请他重复一遍。总之,利用各种机会让宝宝开口。重复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句子由短到长,循序渐进。

三、教宝宝说话有要求

  1. 父母态度要温和

  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把爱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到周围温暖、安全,孩子才会主动适应并探索外界环境,以发展自己的智能。避免打骂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当宝宝会说第一句话时,爸爸妈妈别忘了一定要抱抱和亲亲来鼓励宝宝,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语言将很难重新获得及完善。

  2. 父母要有耐心

  教宝宝叫爸爸妈妈,要在语言训练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与恒心,相信孩子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语言能力,要注意避免急躁情绪,也不能迁就、放任孩子,致使孩子失去最佳教育时期而不能形成某种学习习惯,这对孩子未来是一个十分遗憾的事情。

  3. 要应用合适的养育方式

  孩子也是有思维、有情感、可受教育的人,爸爸妈妈要像对待懂事的大孩子一样,每天与其对话、交流,并选择短小压韵的儿歌或故事念给孩子听,同时多认识周围的事物,接触周围的人,让孩子多和同龄的小朋友接触,家长要多和孩子聊天,多沟通,经常和孩子谈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孩子就会乐于去说话的。

四、宝宝言语发展的能力

  语用能力是指有效地运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说者和听者两方面的能力。说者必须根据说话的意图和交谈情境以及听者的条件而应用不同的言语内容和表达方式,还应根据听者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语;听者则必须能从对方所说的直接的和间接的言语中理解其意图,须能对所听信息的可靠性和明确性作出判断和估计,并能及时反馈等。此外,在交谈中为了使前后的话语保持同一话题和连贯性,还需利用前面话语的语义和句法信息。

  在听的方面,年幼儿童尚不能觉知自己对别人所传信息是否理解。在实验中教给1~3年级儿童一个游戏,故意把关键性的、缺此就不能开展游戏的信息省略。结果表明:一年级儿童对此重要缺漏无所察觉,而是急于开始游戏。3年级儿童则能较快地发觉信息的缺漏,专家在1980年发现,4~4岁半的儿童,即使在说者话语的字面意义提供线索很少的情况下,也能推测出说者的意图。如在一张纸上呈现一个空心圆圈,另有红、蓝两张圆纸,告诉儿童不要把圆圈填成红的,4岁儿童已能领会到是要求他们将圆圈填成蓝的。至于对话语中讽刺意图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诚实话和讽刺话、戏弄话和侮辱性话的辨别能力则相当迟才能出现。

  在保持前后交谈的同一话题和连贯性方面,儿童到2~3岁时,在语义上与前面的话有关的话语明显增加,不论前面是问句还是陈述句。在交谈的连贯中,儿童通常会使用一种省略方式,即考虑到前面的话语,而有规则地消除多余性。如问:“今天是谁送你来托儿所的?”3岁儿童多半回答“是妈妈(爸爸)送的”。这种省略的语句是不完整的,但符合语用要求,它在性质上与儿童的单词句或电报句不同,后者并不是消除多余性的结果。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