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 09:26 来源:网友分享
1、首先要确定到宝宝疝气的位置
将宝宝平躺,妈妈可用手轻轻按压宝宝肚脐周围,会摸到一个相对空心的地方,而且能感受到像有水泡冒出,这个很有可能就是疝气的位置。
妈妈要注意宝宝小肚脐突出来的高度,如果在5厘米以下,不用特别担心。脐疝气可随宝宝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的加强而自然痊愈,之后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约有80%的宝宝会在1岁以前痊愈,90%的宝宝会在2岁以前痊愈。
2、用脐疝带固定法
妈妈们可以自己缝制一条带有松紧可调的腰带,腰带中间带一个鼓包,鼓包对着脐疝部位,将脐疝轻轻压回腹腔并固定,这样更有助于恢复。现在也能买到专业的脐疝带。
小贴士:如何自制脐疝带
材料:纸尿裤、乒乓球、剪刀
a、将乒乓球剪下小部分;
b、剪下纸尿裤的腰部,将剪下的乒乓球塞进纸尿裤表面一层织物的下面,并处在腰带当中,凸出部分朝上放置。简单易学的脐疝带就做好啦!
佩戴方法:将乒乓球的突出部分对着脐疝鼓出的地方,轻轻顶入,然后将腰带固定在宝宝腰部即可,原理是利用乒乓球的突出,把脐部的鼓包顶回腹腔内,以帮助脐疝康复。一般使用1个月到1个半月,宝宝的脐疝问题就解决了。
3、手术疗法
婴幼儿正常发育时,脐疝能很快消失,仅有个别病例需手术治疗,因此不应急于手术。
适应证:有下列情况者可考虑手术:疝较大脐孔直径在2cm以上;经1年的保守治疗没有治愈,年龄在2岁以上;已经嵌顿,内脏与疝囊有粘连;脐部疼痛,推测有大网膜粘连者。
4、新生儿肚脐外凸的护理办法
a、医院一般会采用胶布黏贴的方法,要观察帖胶布的地方有没有皮炎,每1~2周更换一次。
b、预防脐疝的关键是尽量减少宝宝哭闹、咳嗽和防止大便干燥等,避免增加腹腔压力。
c、在孩子哭闹或便秘时大人可用手压住脐环,使脐疝不膨出,则可防止疝环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愈合。硬币压迫法和蝶形胶布粘贴法效果不明显,方法不当还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宝宝肚脐凸起,医学上称为脐疝。当宝宝咳嗽、哭闹使腹内压增高时,脐部有突出的球形或半球形的肿块。这肿块是由于腹壁肌肉和腱膜在脐部遗留下来的先天性发育缺陷,使腹膜等组织从脐环向外突出而形成的疝。如用手轻轻一压就可以让它回到腹腔,同时还可以听到“咕噜”的响声。一般孩子脐疝大多在1周岁内就可以自然愈合,但如果缺损口大于1厘米,孩子的年龄又在6个月以上,就应该在家中采取一些简易的措施来加速脐疝的愈合。
1.用硬币(先在皮肤上衬一块软布)或半个乒乓球凸面压紧肚脐并固定,使肚脐不再突出,可加速它的愈合。
2.是把4厘米宽的两条胶布剪成牵拉胶布,在一条胶布一端的两侧各剪去三分之一,使它穿过在另一条胶布上剪好的孔。在粘贴胶布前,先在皮肤上涂一些安息香酸酊以保护皮肤,再把胶布贴在脐的两边,然后把两条胶布拉紧贴牢,半个月换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脐部下陷,使脐疝的缺损口合在一起,以便于脐疝的愈合。这种方法一般在3个月左右就能见效。
宝宝这是新生儿脐带发炎引起的,需要重视的,不要大意,建议您用双氧水消毒后用酒精碘酒消毒,然后再包扎处理,每天换药物一次,几天就好了,应该是发炎了。先用温水洗去脓水,然后用酒精的棉签消毒肚脐,一定要多擦两遍,最后再擦点油。以前用的是医用酒精和茶树油。洗澡前后都擦一遍茶树油就可以很好保护肚脐。
若只是红肿或是有分泌物流出,可先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消毒时一定不要只擦脐带表面,要把里面擦干净,进行彻底消毒。若肚脐周围明显红肿,脐带脱落出有脓性分泌物,伴有黄疸或黄疸加重,宝宝体温超过37.5度,需带宝宝看医生。如治疗不及时会引发新生儿败血症。
建议你最好是在给孩子打一针是比较好的,一定要按时给孩子换药是比较好的,不要在家给孩子换药,以免引起孩子肚脐感染,最好是带孩子到医院小儿外科给孩子换药是比较好的。
经过以上有关专家的介绍,相信各位爸爸妈妈对于新生儿肚脐眼化脓怎么办的认识一定更加清楚了,针对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多去了解孩子的相关知识,对孩子可能发生的疾病多做一些了解,这样才能更好预防孩子的疾病,在疾病发生的时候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
脐带是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通道,胎儿出生后,在无菌条件下断脐包扎,24小时后基本干枯,逐渐脱落。在存留着的那一部分脐带脱落之前,必须用一块消纱布覆盖包扎。被结扎的脐带一般在生后3~7天就会自然脱落,脐带脱落后仍有一个创面,极易感染而发生脐炎,故我们应小心护理新生儿的脐部。
要经常注意局部的清洁、干燥,不要将尿布盖在脐窝上,特别应及时更换尿布,以免污染脐部。洗澡时要避免脏水污染脐部,洗澡后要更换衬衣。此外,每天在脐根部涂75%酒精,这样可以促进脐带干燥脱落;如果脐部有渗出物,可以先涂2%碘酒消毒脐窝,然后再用75%酒精退碘,以免灼伤皮肤;也可以涂2%龙胆紫液(俗称紫药水),不用包扎。
如发现脐周皮肤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及臭味,可能是脐炎,应立即到医院诊治,以免局部炎症扩散,酿成局部蜂窝组织炎,或细菌从脐部侵入身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病,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