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小孩驱虫应该吃什么药 如何给小孩驱虫治疗呢

2018-10-31 06:45 来源:网友分享

一、小孩驱虫应该吃什么药

  肠道寄生虫病在小儿时期并不少见,其中蛔虫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过去蛔虫感染率在城市高达70%,农村更高到90%以上。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寄生虫病确实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近年蛔虫的感染率在城市仍有20%左右,在农村40%左右,而蛲虫的感染率还要高一些。

  不少家长认为蛔虫及蛲虫病是常见的病,无足轻重,当孩子面部出现“虫斑”、夜间磨牙或有腹痛时,常自选驱虫药给孩子服用,有的不见大便中有虫驱出,反复用药。然而驱虫药的选用是有讲究的,用法不当可能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过去常用山道年驱虫,但其毒性较强,不宜在体内久留,常与泻药同用。由于对成虫仅有麻痹作用,对虫卵没有杀灭作用,排出体外后造成再传播,故目前已不用。

  近年用的驱虫药苯咪唑类药有广谱的驱虫效果,它可干涉寄生虫体内代谢,从而影响其生存能力,并对虫卵发育成幼虫有抑制作用。给药后不需同时服用泻药,在服药后的2~4天可见到虫体排出。

  目前常用的苯咪唑类有三种,即左旋咪唑(又称肠虫净)、甲苯咪唑(又称安乐士、驱虫康)、阿苯达唑(又称肠虫清)。以上三药虽然副作用不大,但也会引起恶心、呕吐及腹痛。近年发现个别病人服以上药后10~40天会出现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头晕、情感淡漠、头痛,甚至抽筋、瘫痪,称为脑炎综合征。因此有咪唑类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的小儿不宜服该药,而对其他药物有过敏的也要慎用。最好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购买服用。

二、该怎样给小孩驱虫治疗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小孩由于平时不注意卫生,结果感染上了寄生虫,感染上寄生虫后,严重影响小孩的身体健康,我们做家长的,该怎样给小孩驱虫治疗呢?

  1、当小孩感染上寄生虫卵后,寄生虫卵会在体内发育成成虫,并吸收人体的营养,影响小孩的身体健康,当小孩出现面黄肌瘦,磨牙等症状的时候,要及时给小孩化验大便,当确定大便中有寄生虫卵的时候,要及时给小孩进行驱虫治疗。

  2、生南瓜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当我们的孩子确诊寄生虫感染后,我们可以给小孩食用生南瓜子进行驱虫治疗,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取生南瓜子6至15g左右,捣碎后给小孩食用。生南瓜子对驱除小孩肚子中的蛔虫有较好的疗效。

  3、当小孩的肚子中有猪肉绦虫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槟榔对病人进行驱虫治疗,可以根据小孩的年龄取槟榔适量,水煎服,在服用药汁的时候,可以加入适量的糖服用。槟榔煎水服对驱除猪肉绦虫有一定的疗效。

  4、当孩子的肚子中有蛔虫的时候,还可以使用乌梅进行驱虫治疗,乌梅对驱除体内的蛔虫也有一定的疗效,在给孩子驱虫的时候,可以使用乌梅汤加减给小孩服用,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给小孩服用适当的剂量。

三、怎么判断小孩需要打虫

  家长首先不要慌,静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要只是单一的磨牙的话,并不能作为肚里有虫的依据,磨牙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是不是在换牙期间和吃的多了消化不好引起的。

  出现明显的不愿意吃饭非常消瘦,也有的孩子会暴饮暴食,但是吃多少也不胖的情况,晚上睡觉会突然惊醒,脸上颈部有椭圆的白斑,会肚子痛在肚脐周遭,过一会又没事了。

  看孩子平时会不会吃一些奇怪的东西,专拣不能吃的东西来吃,比如常见的头发、纸类、石头等这些东西。或者是精神反常的兴奋萎靡这些情况就有可能是肚里有虫了。

  不要说我感觉孩子有一些症状就是肚里有虫,就自己拿些打虫药吃。药不能随便吃的,就算出现某一症状也并不能确定就是有蛔虫,也有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提醒一下孩子两周岁以内是不能吃打虫药的,家长要注意。

  表现得形式很多,直观地情况就是,孩子屁股痒老抓屁股,家长留心观察下孩子的大便有没有虫子,半夜时看一下肛门有无虫体爬出,不能确诊的最好去医院,化验一下大便,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蛔虫还是从预防做起,平时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吃水果时要洗干净,尽量喝煮开的水。做到这几点得蛔虫病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蛔虫寄生人体,在人的身体内部到处游走,不定游走到哪个身体器官里,导致各种疾病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发现情况一定要及时医治。

四、宝宝几岁就要驱虫

  1、看年龄

  2岁以下:无需驱虫,因为大多数驱虫药需经肝脏分解代谢,而两岁以下的宝宝肝脏还在发育之中,服用后会造成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和厌食症。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基本都在大人的看护下活动,吃外面的食物也比较少,感染虫卵的几率小,所以无需服用驱虫药。

  2岁以上:可行驱虫,随着宝宝的长大,接触外界的机会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很容易增加患寄生虫病的几率。因此,当您怀疑宝宝有寄生虫病时,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目前大便常规检查,是诊断宝宝寄生虫病的常用方法和重要依据。然后再根据检查结果,由医生来决定是否要用药。

  2、看症状

  寄生虫的种类有很多,但无论是哪种寄生虫病,宝宝通常都会有腹痛、消瘦、食欲不振等表现。爸爸妈妈们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除了寄生虫病有这些表现外,还有很多情况也会导致这些症状,比如常见的食物过敏。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特别容易出现食物过敏,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是牛奶、鸡蛋、豆类、鱼、虾等食物。过敏后,宝宝会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拒奶、腹泻或便秘,甚至出现便血症状。另外,最常出现的过敏问题是皮肤出现瘙痒、红斑等湿疹表现,从这点可以和寄生虫病加以区分。

  另一个容易被误认为是寄生虫病的情况,就是宝宝磨牙。对于磨牙,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很多家长就把磨牙作为给宝宝使用驱虫药的指标,但其实,磨牙的发生大多与心理因素、咬合不正、咬合干扰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比如过敏、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关。

  而肠道寄生虫,尤其是蛔虫感染,也可能会引起磨牙,这主要是因为蛔虫产生的毒素会刺激神经,使神经兴奋,而导致磨牙。但我们家长不能仅凭磨牙症状,就擅自给宝宝用驱虫药。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