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07:43 来源:网友分享
1、注意晒太阳时间
晒太阳的时间以上午9-10时或下午4-5时最好,12-14时的阳光比较强强烈,对宝贝的皮肤不好。有些妈咪抱着宝贝一晒就是两个小时,这是不合理的。婴幼儿的皮肤胶囊脆弱,长时间晒太阳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起红疙瘩等。婴幼儿每天晒太阳不宜超过1小时。
2、晒太阳前不要洗澡
晒太阳前最好不要给宝宝洗澡。因为洗澡会将皮肤中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材料7-脱氢胆固醇洗去,降低了阳光促进人体吸收钙的作用。
3、不要隔着玻璃给宝宝晒太阳
隔着玻璃晒太阳这种做法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通过空气中的尘埃、玻璃、衣服等重重阻碍,到达皮肤的已经很少了,而人类皮肤中所含的7-脱氢胆固醇,只有经过紫外线照射,才能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如果到达皮肤的紫外线太少,7-脱氢胆固醇就不能转化成维生素D,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不能起到作用。
4、避免阳光直射婴儿头部
给宝宝晒太阳时,应该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头部,如果晒太阳时宝宝出现头晕、皮肤潮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等现象,应该立即到阴凉处,给宝宝补充淡盐水,或用温水给宝宝擦身体。
1、婴儿晒太阳,黄疸退得快
黄疸不重的新生儿,多晒太阳,也能起到退黄的效果。但要注意婴儿晒太阳灯 时间不要太长以免晒伤。还要注意不要着凉
2、婴儿晒太阳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日光的红外线能扩张皮肤血管,紫外线可杀菌,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可促进宝宝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预防佝偻病和贫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婴儿晒太阳可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
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这也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人体皮肤中所含的维生素D3源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转换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婴儿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对大人则有防止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 。
4、婴儿晒太阳增强免疫力
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日光在调解人体生命节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展而舒适。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提高造血功能,从而防止贫血。
为了让宝宝科学合理地接受日光的滋养,宝宝在三四个月大后,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方可外出晒太阳。如果宝宝月龄较小,可以打开窗户或者在平台上接受日光浴,但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有的妈妈怕宝宝吹风,常隔着玻璃让宝宝晒太阳,岂不知紫外线穿透玻璃能力较弱,大部分紫外线被阻挡在外,故而降低了阳光的功效。
在时间的选择上,以9时至11时、16时至17时为最佳。不管哪个季节,12时至16时这段时间,最忌长时间晒太阳,因为这个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宝宝年龄大小和宝宝对阳光的反应能力而定,要循序渐进,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一两小时为宜,但建议每天晒太阳的时间最长不要超过两小时。小编提醒一下各位妈妈,在晒太阳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宝宝皮肤变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应立即回家,让宝宝多喝温水或盐糖水,并用温水给宝宝擦身。
首先是对花粉过敏的宝宝,应尽量减少户外晒太阳的频率;其次是对患有佝偻病症状或平时从未服过鱼肝油和钙片的宝宝,特别是营养不良或人工喂养儿,应先服一段时间的维生素D制剂,以防在晒太阳时突然发生抽风。
秋冬季出生的宝宝,由于天气寒冷,父母很少带宝宝出门晒太阳,如果有没有及时补充鱼肝油,宝宝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就会不足,钙就不能够被充分地利用去强骨健齿,但血液中的钙浓度尚能维持在正常水平。春暖花开时,如果猛晒太阳,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就会迅速增加,血液中得钙被运送到骨骼中,加速骨骼的钙化,钙就会沉积在骨表面,而肠道吸收钙相对不足,使血液中的钙浓度下降,若下降达一定水平就会发生抽风。
所以,做为妈妈的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宝宝是什么样的体质,晒太阳也不是每个宝宝都能享受的专利,要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