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8 10:23 来源:网友分享
正常小儿每日排便次数可有较大差别,有的可一日几次大便,有的则每3日一次大便,如果是母乳宝宝的话3天没大便一般不用担心的,只好精神食欲好就可以放心。
如果超过4天没有大便,就是小儿便秘了。如果之后便便了,便便是软的,那就一切正常,不是便秘,如果是硬的,那就要多喝水有点便秘啦。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其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的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绝大多数的婴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三个月的宝宝三天不大便,如果正常吃喝跟平常没什么区别就没什么可担心的,有的老人说这叫“攒肚”,当然如果宝宝出现跟平常不一样的反应就要重视起来,及时检查一下婴儿的身体。
1、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4、体格与生理的异常
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
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1、清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操作时由虎口推向指尖,100~300次。能治疗湿热、饮食、痰饮等停积肠道、气机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黄疸等。
2、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神门穴至抖肘成一直线。操作时,以中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泻热,滑肠泻下,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燥实坚。
3、补肾水:位于小指螺纹面。操作时,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100次。有补肾固本,清热利尿之功效。
4、摩腹:用掌或四指轻贴腹部,缓缓顺时针移行。有调和脾胃,降逆消导,补脾健胃之功效,能直接顺应肠道走向,促进肠蠕动。
5、下推七节骨:位于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操作时,由上往下,擦至皮肤发红为度。具有升降脾胃,调理二便之功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
6、补脾:脾土位于拇指桡侧缘。操作时,由指根尖推向指根300次。能调理脾胃,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7、推三关:位于前臂桡侧,太渊穴至曲池穴成一直线。操作时,自下向上推100~500次。具有温里散寒,温补气血之功效。适用于各种虚证,如身体虚弱,神疲气怯,面色无华等。
首先我们如果遇到小孩便秘的情况,不要一味的给孩子吃消食片等等刺激消化的药物,要考虑食疗,这样既健康也非常有用,首先就给孩子多吃一些用黑芝麻和杏仁等等熬成的粥,因为这两样食物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减轻便秘的症状。
其次就是在每天的饮食中尽量多让孩子吃一些洋葱,因为洋葱是富含寡糖的食物,它可以起到调节肠道环境的功效,清理肠道垃圾让我们的肠道更加通畅,所以在平常的饮食中我们多给孩子吃一些洋葱等等食物可以缓解便秘的情况。
再次就是遇到孩子便秘的情况时,我们也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像猕猴桃等等水果,因为猕猴桃等水果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它也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增加肠道乳酸菌的数量也可以间接的起到预防和治疗便秘的功效,所以我们给孩子多吃猕猴桃等等水果。
遇到孩子便秘的情况,我们不光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当然五谷杂粮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在孩子平时的饮食中多给孩子用五谷类如红豆、黑豆、绿豆等等熬粥喝,当然也可以打豆浆给孩子喝,也可以预防和治疗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