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3 07:07 来源:网友分享
一旦你的宝宝开始长牙了,那么他们就会需要氟化物来给新牙的生长提供营养,所以这个时候让宝宝喝饮用水,这样能满足新牙的生长。但是,在长牙之前,最好不要让宝宝喝水,而让他们从母乳以及其它婴儿食物中吸取所需要的水分。
儿科医生建议,在宝宝满六个月大之前,不要给宝宝喝清水或者蒸馏水。婴儿所需要的水分,从母乳和其他婴儿食品(如奶粉)中就能得到足够的供给。因为婴儿的饮食来源几乎全是母乳或是奶粉,而母乳和奶粉中大部分都是水,所以小宝宝通常都不需要再额外喝水。
如果你的宝宝发烧了,医生一般可能都会建议你多让孩子吸取液体。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像电解质水之类的液体,它其中包含的营养能让孩子体内的电解质恢复平衡。再次强调,不要让你的婴儿喝水来代替其他的液体,除非是医生建议你这么做。
宝宝的消化道粘膜相当脆嫩,经受不了过冷或过热水的刺激。如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就去喂宝宝,则易发生不适甚至痉挛,而过热的水则易发生烫伤。
宝宝夏天可饮与室温温度相同的凉开水,冬天则应饮稍温的开水,控制在40℃左右为宜。因太冷的水会损伤宝宝娇嫩的消化道黏膜,影响消化能力,引起腹痛、食欲不振等,甚至发展为胃炎。
经研究,喝烧开后再冷却至室温的水最有利于健康。烧开后再冷却的水,其中的气体比未煮之前少一半左右,因而水分子之间的凝聚力增加。这样的水与人体细胞内水的特性十分接近,与人体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所以凉开水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并透过细胞膜,有利于新陈代谢,增加备注中的血红蛋白,并能增进机体的免疫功能。经科学家观察,常饮凉开水的人体内脱氢酶活性高,不易疲劳。
凉开水暴露在空气中后,气体又会重新进入水中。因此,烧开后冷却4-6小时内的凉开水,是最理想的饮用水。长期贮存以及反复倾倒的凉开水会被细菌污染,所以每次煮的水不要太多。不要将凉开水反复烧开,否则水中的重金属浓缩,不利健康。
建议家长不要在饭前、饭后或吃饭时给宝宝喝水。如果宝宝确实口渴,可以先水喝一些白开水或热汤,但要休息片刻后再让宝宝吃饭,以免喝水影响胃的消化能力。对于比较小的宝宝,肠胃发育尚不健全,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还是应该到医院由专业医生来判断电解质水、葡萄糖的补充,不要在家盲目补充。
宝宝应该按体重确定喝水量。一般来说,宝宝需要的水除了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生成的一部分,以及膳食食物所含的水分(特别是奶类、汤汁类食物含水较多)外,大约有一半的水需要通过直接饮用来满足。
通常1岁以内宝宝的饮水量应是每日每千克体重120-160毫升,而2-3岁饮水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00-140毫升。照此推算,处于该阶段的宝宝每天需水量大约为1200-1600毫升,除去饮食摄入的水分外,还应该每天直接饮水至少为600毫升。
宝宝腹泻时,体内矿物元素就会流失,尤其需要补充钠和钾,所以要给宝宝喝点糖盐水。一般糖与盐以1:1的比例配成,再兑入适量的开水,能起到补充体液、防止电解质流失的作用。暑热时除了让宝宝多喝温凉的白开水外,还应该让他们喝点绿豆汤、酸梅汤、凉茶和西瓜汁。这不仅能及时帮宝宝补充水分,还能起到散热、调节体温的作用。
1、婴儿喝水要注意水中毒
据相关资料统计,水中毒的状况一般好发于6个月以下婴幼儿,症状包括嗜睡、不安、厌食、呕吐、体温降低等,甚至出现全身性痉挛、昏迷的现象。之所以出现水中毒的情形,主要因为婴幼儿的肾脏功能要到1岁以后才能到达成人正常的标准。因此,一旦宝宝喝水太多,肾脏将无法及时排出体内的过多水分,而水分积聚在血液中导致纳离子浓度被过分稀释,造成低血钠,引起水中毒,进而影响脑部活动。
据医师介绍,6个月以下婴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如果额外补充水分,很可能就影响到喝奶量,进而减少其他养分的摄取。因此,只要宝宝没有患上水分容易流失的疾病,一般不建议给宝宝补水。
2、婴儿喝水要注意控制水量
6个月内的宝宝完全可以用母乳来代替喝水,喝奶粉的宝宝,在两顿奶之间加10-20毫升水就够了,并且每天的总奶量不低于800毫升;7个月-1岁的宝宝:此时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了,在不低于600毫升奶量的基础上,每次喝30毫升左右的水;1-2岁的宝宝在两餐中间或餐前都可以喝水,每次半杯约100毫升左右;2-3岁的宝宝,这阶段的宝宝多数会自己表达口渴,每天保证400-500毫升奶量,只要不是在饭后马上喝水影响消化,只要感觉口渴,随时都可以喝水。
3、婴儿注意不要餐后立即喝水
有的婴儿在喂奶或餐后,会感觉到口渴,因此会马上饮水,但是我们知道进餐5-10分钟后,胃酸就开始大量分泌,帮助消化食物,饭后在已充满食物的胃里涌入大量水分,就会冲淡胃酸浓度,反而易造成消化不良、积食等。可以在饭后半小时再饮一定量的水,这样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