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5 08:36 来源:网友分享
新生儿腿不直是怎么回事婴儿腿不直是正常生理现象,因为婴儿在子宫里一直是卷缩状态的,他的屈膝力量发展的比较强,出生后这种姿势要维持一段时间,在不断是踢腿、运动四肢晃动调整身体的力量。随着新生儿的长大,腿伸不直的情况会慢慢好转,所以宝妈们不用太担心,让宝宝正常发育即可。
X型腿(膝外翻)
请等到宝宝两三岁时,相反的问题出现了:宝宝虽然不再是个“小罗圈腿”了,却变成X型腿了。与O型腿相反,X型腿表现为当膝关节伸直并靠拢时,双足内踝不能靠拢。
O型腿、X 型腿,正常与异常的判断
家长在确定宝宝下肢各个关节( 髋、膝、踝) 活动正常的前提下,让孩子平躺在床上,下肢伸直靠拢。如果孩子表现为O型腿,则观察双膝关节间的距离;如果孩子表现为X型腿,则观察双踝间的距离。观察后你认为宝宝膝盖或脚踝的间距很大,应该带他去看医生。
如何预防罗圈腿的出现
1、避免钙和维生素D的缺乏。
2、婴儿腿部骨骼钙化不够,腿骨比较软,承重力量或是走路会造成膝关节变形,因此不要过早的让宝宝站立或是行走锻炼。
3、改变一些可能造成孩子腿部畸形的不良生活习惯:给新生儿把尿、蜡烛包和绑腿等,这些都要坚决杜绝。
帮宝宝做操
家长就可以每天帮宝宝做一些健身操,按摩拉伸宝宝的腿部。既能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又能帮助宝宝纠正腿型,预防腿型不直的情况发生。比如:将宝宝双腿轻轻拉直,脚跟处并拢,双手轻柔膝盖,每天按摩5分钟。
注意给宝宝补钙
宝宝腿型不直跟缺钙也有关系,缺钙会造成骨骼发育缓慢,容易变形。平时应该适量给宝宝补钙,并搭配鱼肝油来促进钙的吸收。遇到晴好的天气,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也能促进钙的吸收。
避免长时间站立
小宝宝的骨骼发育尚未完善,腿部肌肉的力量也很微弱,不能够长时间的支撑身体的重量。因此,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站立,应适当坐下休息。
避免趴着睡觉
很多小宝宝喜欢趴着睡觉,当宝宝趴着睡觉时,脚踝呈内翻或外翻状,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腿型不直的情况。为了宝宝以后的腿型,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宝宝趴着睡觉。
避免跪坐
小宝宝在学爬或者是学走路的时候,经常会跪着做坐起来。其实这种坐姿是不正确的,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宝宝的腿型。家长们应该多观察,一旦有这种情况要尽快帮宝宝挪动双腿,让宝宝盘腿坐即可。
去医院检查
如果宝宝腿型不直在2岁后仍然不能自动矫正,且出现加重的倾向,就必须赶紧带孩子去正规的儿童医院检查,让医生给出处置办法。
随着宝宝的直立、行走,双下肢开始负重,腿部的肌肉得到加强。双腿开始逐渐而缓慢地向垂直发展,最终长成到正常的形状。大约在学龄前后,小腿就可以发育得比较直了。有的孩子这一过程却比较缓慢,要到青春期发育前才能完成。总之,青春期之前的膝关节畸形大部分是可以自愈的,不必担心。
由于大多数宝宝的O型腿、X型腿都是生理性的,顺其自然会变直,不必担心。不过提醒家长注意预防病理性O型腿、X型腿的发生。在宝宝学步期间,下面提示请家长注意:
1,2周岁之前常规补充维生素D、钙制剂,多去户外活动,每天晒太阳2个小时,积极预防佝偻病。
2,对于肠道疾病要积极彻底治疗,避免转成慢性,影响营养素吸收,造成宝宝营养不良,导致骨骼发育障碍。
3,避免过早让婴儿在大人腿上蹦跳,“训练”站立和行走等。
4,最好不使用学步车,如果用,需要等宝宝可以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后再用。
温馨提示:
定期进行儿童保健很重要。医生会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宝宝异常并给与指导和干预。一般一岁以内的宝宝每月或每两个月保健一次,一岁后3个月保健一次。
给新生儿把尿
一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把尿训练,若是时间掌握不对,会让宝宝产生抗拒,给以后上厕所带来困难。同时,把尿时间长了,婴儿肛门周围压力会增加,对肛门括约肌造成伤害。
让宝宝竖立着
婴儿还小直接让坐着是不可以的,因为这时候宝宝的脊柱还很脆弱,强行竖直会导致脊柱弯曲或是变形,需满3个月才能垂直竖立着。
蜡烛包
蜡烛包限制了宝宝四肢自主活动,固定的姿势会让肌肉处在紧张状态,不适于肌肉的发育,对神经起不到刺激效果,还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并且包的过紧还会影响到宝宝的呼吸与胸廓的发育,还会压迫到腹部,对肠胃道有影响,导致消化不良症状。
绑腿
有些长辈认为小孩子天生腿弯曲,要通过绑腿来矫正。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捆绑宝宝双腿会让髋关节长时间处在伸展位置,不利于宝宝髋关节的稳定,引发髋关节发育不良。严重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宝宝的成长,导致半脱位,甚至残疾的地步。
睡定型枕
睡定型枕容易被旁边固定枕堵住口鼻引起窒息,而固定睡姿也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