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7 07:01 来源:网友分享
多给孩子喝水
孩子发烧体温过高,身体会极度缺水。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喝温开水,让水来调节体温,帮助孩子发汗,喝水既有退烧的功效还可以补充孩子体内的水分,防止虚脱。
不要给孩子捂汗
过去老人们总是认为孩子发烧身体怕冷,就给孩子盖很厚的被,想靠捂热来帮孩子发汗,达到退烧的目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应该给他少穿衣服,盖薄被,这样才能很好的散热,达到退烧的目的。
把孩子手脚搓热
如果孩子发烧时头很烫,手脚冰凉,家长要引起注意了,这种情况说明孩子的体温还可能继续上升,所以需要赶紧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家长要不断的为孩子搓手心和脚心,直到把手脚搓热为止。
用温水擦拭全身
如果孩子发烧时头和手脚都很烫,就说明需要散热。这时除了给孩子少穿衣服外,还需要用温水擦拭全身,重点擦拭腋下、脖子、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帮助孩子身体散热,一直擦拭到体温降下来为止。(孩子的皮肤比较嫩,要轻轻擦拭)
1、肠痉挛
这是儿童时期多见的一种腹痛,由于受凉、暴食、大量吃冷饮、婴儿喂奶过量等原因引起肠壁肌肉强烈收缩所致。由于是功能性障碍,预后较好,多数可不治自愈。不同年龄其痉挛肠管的好发部位也不一样。小婴儿好发在回肠未端;幼儿多发生在幽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学龄儿童以乙状结肠发生率最高。
儿童不能自述腹痛,只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吵,有时从睡眠中哭醒,每次发作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时痛时止。腹痛的程度不等,重的可伴有四肢乱动、翻滚、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学龄前儿童能够诉说腹痛,腹痛部位多在脐周,呈阵发性,间歇期无任何不适。学龄儿童腹痛有轻有重,但全身情况均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儿童腹痛缓解或消失。
2、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发生于感冒时,除发热、咽痛、流涕外,患儿脐周有疼痛,腹部也未扪及块物,待感冒好转后,腹痛会逐渐消失。
3、急性阑尾炎
这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开始是脐周疼痛,几小时后可以转移到右下腹,疼痛持续不断。患儿多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均有发热。婴幼儿陈述不清,有时仅表现出胃肠道症状。因此凡小儿腹痛伴有发热和胃肠道症状时,家长都要考虑到患急生阑尾炎的可能,应及早送医院就诊。
1、苹果汤:取苹果一个,食盐少许。将苹果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及食盐,煎汤随意饮服,每日一剂。大于1岁的幼儿,可食苹果泥。
2、焦山楂麦芽饮:取山楂、麦芽各30克,红糖15克。先用小火将山楂及麦芽炒至略焦,离火加少许酒搅拌,再置火炉上炒干,然后加水200毫升,煎煮15分钟,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熬沸即可。分数次温饮,每日一剂。
3、糯米苍白术粥:取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再将白术及苍术加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去渣取汁,然后加入糯米煮粥食用,每日一剂。
4、栗子糊:将栗子去壳,捣烂后,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功效。
5、鸡蛋黄油: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放入锅内,用小火炼出油食用,有利于清除肠道内的细菌及毒素。
6、脱脂酸牛奶:100毫升去脂冷牛奶,加4毫升36%酵酸液,或10滴85%乳酸,发酵后即变成脱脂酸牛奶。
7、淮山药粥:粳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加水,煮粥。
8、胡萝卜山楂煎:鲜胡萝卜两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用水煎服。每天服数次,连服两三天就可以了。
1.腋下温度
婴儿的腋下的正常温度为36度到37度,有时候会稍微超过37度,但是如果超过37.4度时就可以算作是发烧了。如果体温在37.5到38.4摄氏度之间就是低烧,如果超过38.5度就可认为是高烧了。
2.直肠温度
婴儿的正常直肠温度在36.9度到37.5度之间,如果比基础体温高1度,就可以算作是发烧。当直肠温度在38度上下时,就是低烧,倘若大于39度就是高烧了,此时,家长就要注意了。假如患儿出现了发烧不断,并大于2周的情况,那就说明是属于长期发热。
3.口腔温度
婴儿的正常口腔温度在36.4度到37.2度之间,超出此温度区间就可视为发热。
这三种测量途径中,腋下温度是最不稳定的,很有可能因外界因素而变动。而直肠温度却不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在测婴儿体温的时候,要优先选择测量肛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