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8 09:47 来源:网友分享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排便的次数会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每天2—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因此,吃母乳的宝宝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他精神和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爸妈没有必要担忧。
母乳喂养的新生宝宝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另外,如果宝宝大便呈深绿色粘液状,这就表示母乳不足,宝宝处于半饥饿状态,需要增加母乳量,如果妈妈母乳确实不足可以给宝宝添加鲜牛奶、奶粉等。
新生儿由于解便机制未发育成熟,所以无法定时解便,常常要大便积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引发反射性的解出,这就是有些婴儿几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用温度计刺激,因为可引发反射,所以也可以使其解便。
1、蛋花汤样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便便呈淡黄色或白色,有奶瓣,伴酸味,一般无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用,一般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果是吃奶粉的宝宝,应继续喂养,但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奶粉喂养者可在配奶时适当多加一些水将奶稍配稀些,对吃奶减少者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2、水样便
多见于秋季和冬季,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大便次数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样,喷射出来,量较多。由于宝宝丢失水分多,常常出现脱水表现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眼泪少或无眼泪、小便少或无、皮肤弹性差等,还可出现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现。当发现宝宝便便呈水样时,妈妈应及早带宝宝就诊,并应注意婴儿用具如橡皮奶头等的消毒。
3、绿色稀便
大便稀薄,呈绿色,多在天气变化着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天大便次数多为5-10次。
4、深棕色泡沫状便
见于人工喂养儿,多由于食物中淀粉类或糖过多所致,多是由于未到月龄就食用淀粉类食物引起。通过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能恢复正常。
5、粘液或脓血便
宝宝便便带血或粘液,多见于夏季等天气较热时,多为细菌感染引起,也应及早就诊。
1、一般情况下,的宝宝,大便色淡黄,质较干硬,条状,常带奶瓣,有明显臭味,大便每天1~2次。不过,两天一次,宝宝一般情况良好,体重不减轻,就不用担心,人工喂养的宝宝一天大便几次1-2次左右。
2、人工喂养的宝宝,每天的大便次数比吃母乳的宝宝少,一般只有1-2次,但大便性状如常,孩子体重增加,精神状态好,则不必过滤,也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宝宝长时间便秘,一定要找儿科医生咨询。
3、人工喂养宝宝为什么大便次数少?人工喂养的宝宝,大多是吃配方奶粉,而牛奶蛋白分子大不如母乳蛋白好消化,而且有的配方奶粉的配方不合理,所含酪蛋白比例大难以消化。再加上配方奶粉中钙剂的含量都较高,而有的配方奶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饱和脂肪酸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与钙形成皂化块引起大便干燥,宝宝大便次数变少。
4、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是怎样的?人工喂养,如以牛、羊奶或奶粉喂养的婴儿,大便呈淡黄色或土灰色,比较干燥、粗糙,均匀硬膏状,常混有灰白色的奶瓣及蛋白凝块,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较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干稠,略有臭味。
1、多喝水
宝宝便秘多半是喝水太少的原因,可以在两次喂奶中间给宝宝喝水,尤其是在夏天,宝宝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喝水频次。
2、按摩法
手掌向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不仅可以加快宝宝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并且有助于消化。
3、做屈腿运动
妈妈可以抓住宝宝的腿做屈伸运动,每天多做几次既可以促进排便,也能让宝宝肢体变得更加灵活。
4、补充膳食纤维
如果宝宝已经6个月了,开始添加辅食,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马铃薯、红薯、芋头等薯类食物,苹果也能很好地促进排便。
5、养成排便的习惯
当孩子开始有上厕所的意识时,通常会有一些动作迹象,如突然停着不动几秒钟,或拉扯自己的尿布等。
大多数幼儿在长到18个月或24个月后就会显示这些动作。妈妈可以给宝宝买婴幼儿小马桶,让宝宝练习自己排便。
6、益生菌
益生菌有利于促进宝宝肠道内食物的消化,加速胃肠蠕动,缩短大便在结肠内停留的时间,缓解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