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30 06:32 来源:网友分享
1、改变环境。将宝宝置于空气流通的阴凉处,适当减少衣服和盖被,注意不宜将宝宝紧紧抱在大人怀中,以免体内热量不易散发,如夏天将宝宝置于空旷房间内,均有利于宝宝的热度下降。
2、毛巾湿敷。用温毛巾擦宝宝四肢,或用湿毛巾敷额部,帮助退热。
3、温水浴。盆浴,水温应低于宝宝体温2-3度,亦可在温水中加几滴风油精,并让宝宝身体浸泡在水中10到15分钟,如因条件受限,不能给宝宝泡浴则可用温热的湿毛巾给宝宝反复擦洗全身10到15分钟。
4、反复多次给宝宝喂水,尽量让宝宝卧床休息。对发热的孩子采取上述退热措施的同时,应密切观察宝宝的其它情况,如有没有咳嗽、精神状况好不好等等,温度过高则要去医院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宝宝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宝宝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宝宝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对此,儿科医生表示,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1、前言说到的这两类退烧药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2、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3、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4、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发烧是体内的一道“防护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如果在确诊病因前就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等于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病得更重,病程更长。
1、如果是宝宝第一次发烧,考虑是不是幼儿急疹,如果是的话,物理降温观察一下。幼儿急疹就是出疹子,一般宝宝六个月之后第一次发烧,就是幼儿急疹。表现为,高热,莫名其妙的就会发起高烧,但是能降下来,就是说温度是曲线形的,不发烧的时候吃奶和精神头都不错。不要给宝宝用抗生素,物理降温即可,高烧超过38.5度就吃美林或者泰诺林。
2、一般三天之后烧退,全身出红疹子,宝宝会痒,不用管它,好好护理,就好了,得过一次,终生免疫。
3、发烧是一种症状,是体内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1.病态性原因
有些是因为身体疾病而导致的,比如:因为感染细菌或者病毒而发炎、自身免疫疾病导致发烧、脱水导致体温升高等等,这些都要及时就医治疗。
2.非病态性原因
而某些发热情况是因为一些非病态性因素而导致,只要找出原因就能缓解发热症状,比如:
(1)过度运动,机体所产的热要超过所发散的热,从而致使体温上升。
(2)孩子接受过疫苗,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暂时性的发烧情况。
(3)穿得太过厚实或者盖得过严实,难以散热。
(4)在进行口腔温度的测量之前刚喝过温热的水,或者在测体温前是刚洗完澡。
3.假性发烧原因
这种类型的发烧是不是因为小朋友的体温高,而是因为测量方式或者测量仪器出了问题,具体为以下几种:
(1)凭手感:家长经常会用自己的手掌或者额头来感受小朋友的体温,进而判断体温是否正常。其实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温度要比小孩子低,用这种方式来判断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用这种方法进行初步测量之后还应该使用精确的体温计进行二次确定。
(2)体温计使用不规范:水银柱还停留在35数值之上,没有甩下去或者没有将电子体温计的数值校正。
(3)体温计损坏:体温计坏了,所显示的数值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