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鼓励孩子站立行走

2015-12-24 09:51 来源:网友分享

  脑瘫患儿是以姿势异常和运动模式异常为主的综合征,我们经常说到要矫正异常,那么要如何矫正异常呢?有很多康复师总是强调要有效的抑制异常后才让站立和行走,比如很多网友反映因为小孩有尖足,康复师不让站立和行走的情况,这是不对的,有些还加重了异常。

  强调有效的矫正尖足后才让站立和行走训练,这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很难快速实现的。这样会错失很多学习和体验的机会。当过了敏感期小孩就不会持重和迈步了,再重新来训练持重和迈步难度反而更大,反而可能加重症状引发新的异常。

  正确的做法是,10个月后轻微尖足可以赤脚、穿普通鞋或机能鞋,进行站立(足底踩平)和扶持行走训练。正确的站立和行走训练可以达到矫正异常的作用,还有能及时发现异常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中、重度患儿1岁后适当进行在站立架上的站立训练,还有少量的扶持迈步训练,如没有迈步意志可用踢球、踢物或点环跳穴引出,2岁后站立和行走训练与前面没有完成的运动同时进行,3岁后以站立和行走训练为主其他为辅。

  我们矫正异常就是为了引出患儿更好的更接近正常化的主动运动,异常改善后患儿会主动调整主动运动,当反射、肌张力、肌力、姿势异常改善后,患儿的主动运动也会跟着改善。

  我们鼓励主动运动,但当异常较重时,就要适当限制主动运动。因为这时运动越多会加重异常并固定化,严重的会使关节变形。当限制主动运动后,就要多进行按摩而放松肌肉和活动关节,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变形,并进行被动运动。被动运动是帮助患儿作接近正常的运动,用尽量正常化的运动模式感觉信息,替换脑中错误的信息,既然损伤在脑表现在肢体,那么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矫正肢体异常从而改善脑,使输入信息和输出指令尽量正确,进而达到改善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就像正常人做或想某事不明白时,有人稍一指点就会明白。运动促通就起指点迷经的作用,口头提醒是让患儿随时保持接近正常的运动,并形成习惯。

  矫正异常、被动运动、口头提醒与主动运动有效结合,就是矫正异常是为更好的主动运动创造有利条件,而被动运动是告诉患儿如何进行主动运动。口头提醒是让患儿随时保持接近正常的主动运动,从而完成对姿势和运动的控制(不要将过多精力放在降肌张力上),这四者有效结合就能使患儿自律的主动运动越来越接近正常。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