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 15:50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 孙紫南
2014年5月8日讯 低价药是指由政府规定某种药品的最高价格,而医药商在定价时其价格不可以高过这个标准。这项政策的出台,让购药群众感到开心,毕竟两三块就能买到的基础药物是非常惠民的。但是随着政策的实施人们发现,在《低价药目录》中的药品似乎很难在药店买到。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国家出台的惠民政策就这么成为一纸空文?其实医药商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很多时候,由于最高限价的政策,他们不得不把药品的售价定得低于成本价,但这样一来就没有利益可以。如果不能有正常的利益赚取,谁又愿意去做赔本买卖呢?
利润太薄 300余种廉价药曾陆续退市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曾经2.3元的胃舒平、0.1元的眼药等经典廉价药在药店已经买不到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生产这些廉价药的利润太微薄。在药品招标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业绩而一再降低招标价格,将本来就基于成本价的价格再砍掉15%-20%,投入产出已经不成比例,因此不少医药商无奈决定让这些廉价药退市。
政策利好 首次取消最高零售限价
或许政府已看到"唯低价论"政策所导致的"恶果",才坚决推行《低价药目录》希望能使经典廉价药走出困境。从此次颁布的《意见》来看,首次明确指出:"对纳入国家低价药品清单的药品,取消针对每一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
在取消最高零售限价后,生产经营者被允许在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各地根据日均费用标准,确定本省(区、市)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
限定廉价药品的价格本来是政府做的一件惠民好事,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唯低价论"的想法作祟,让医药商们反而不再去生产廉价药,而限价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在《低价药目录》颁布之后,相信有一定利润的收入能够让医药商们坚持生产廉价药,而药品本身价格并不高,也能让人们真正享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