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感冒药暗藏巨大安全风险!”此话当真?

2016-10-19 23:27 来源:网友分享

  天气转凉,感冒患者骤增。不久前,一条关于“吃感冒药暗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的帖子热传,说过量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可能导致肝衰竭,而经常服用这类药的人对于自己已经处于死亡边缘却浑然不知。那么,这一爆炸性的消息是耸人听闻,还是确有道理?请看专家怎么说。

  感康、泰诺、999感冒灵颗粒等感冒药,大家都不陌生,这些药都是容易购买的非处方药,也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对于着凉感冒,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处置,用一些上述感冒药,多喝热水,多休息,多数情况一周左右也就康复了。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常见的感冒药使用不正确,的确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风险。

  感冒药中什么成分“不安全”

  我们常用的非处方感冒药都含有一种叫作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用于辅助治疗感冒中常见的疼痛和发热症状。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公认安全有效、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少的解热镇痛药,但大剂量可致肝脏毒性。

  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原理是其在体内转化为毒性较大的自由基代谢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当剂量过大,体内保护因子耗竭时,毒性产物会对肝细胞产生损害。目前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对乙酰氨基酚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该比例达50%以上。201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公告,要求制药厂限制复方制剂处方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并提示公众警惕其肝脏毒性。2014年,FDA再次发布报告,建议停止处方和调剂含对乙酰氨基酚超过325mg的药品。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安全问题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造成肝损伤的危险多发生在同一时间服用多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制剂,或加大剂量(超过对乙酰氨基酚24小时最大安全剂量4克),或长期服用的情况。有研究表明,长期酗酒者服用大剂量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增加,即使正常剂量下也可导致部分人特异性肝损伤。儿童和具有基础肝脏疾病的病人,使用此类感冒药的肝脏损伤可能性更大。

  服用感冒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虽然感冒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存在潜在危害,但并不需要因此视其为洪水猛兽。药物都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正确使用药物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服用感冒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感冒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按说明书规范用药;避免同时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时也不要自行加量。成人每日对乙酰氨基酚剂量尽量避免大于2克。

  2、服药期间应避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3、有肝脏基础病或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贫血以及孕妇,都应尽量避免使用或慎重选用;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也应避免使用。

  4、在服用此类药物的过程中,如出现恶心、厌食、腹部肝区不适甚至眼结膜黄染,应立即停药,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感冒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流清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畏寒、易疲乏、流鼻涕、浑身酸痛、喉痒咳嗽、喉部有痰、带血粘脓鼻涕、无力[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食药安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