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3 15:19 来源:网友分享
解热镇痛药对中老年人的重要性和应用数量仅次于抗生素,故合理应用解热镇痛药非常重要。
然而不少中老年人“ 遇痛即止”,长期服用镇痛药。专家告诫,中老年人长期滥用镇痛药,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而且易导致“ 成瘾”,有损健康。
误区1 不懂得长用、久用有害
不论何种镇痛药,如未经医生指导长期随意服用,都可能掩盖已有的疾病,贻误诊断,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误区2 不了解镇痛药有成瘾性
吗啡、杜冷丁类麻醉性镇痛药有很强的止痛作用,但有严重的成瘾性。成瘾后必须经常服用,停药则产生“ 戒断综合征”,表现为精神不振、全身不适、流泪流涕和呕吐腹泻等,甚至虚脱。故其只适用于治疗晚期癌症疼痛及严重的刀枪类外伤剧痛,而对于更年期的一般疼痛症状,禁止使用麻醉性镇痛药。
误区3 自以为常年低剂量服用不会出问题
专家告诫,镇痛药没有安全剂量,千万不可随意乱用,否则将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且会成瘾。
常年应用的镇痛药会在体内蓄积,达至某一极限后也会导致中毒、成瘾。
误区4 不明白久用止痛药后的多种不良反应
各类镇痛药都有许多不良反应,如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道溃疡和胃肠道出血,并诱发阿司匹林哮喘;消炎痛具有较好的退热、止痛作用,但对于消化道有刺激性,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和胃穿孔,且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布洛芬可引起胃部不适、隐性出血、腹泻、呕吐及眩晕等,故有哮喘史、过敏史、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慎用(尽量不用)镇痛药。
误区5 服用止痛药期间,仍然饮酒
从药理学上讲,服用解热镇痛药期间饮酒,药物的不良反应会加倍。目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它们本身会加重胃黏膜的损坏,而吃药后再喝酒,它们会与酒精产生双重协同作用,共同损伤胃黏膜,引起胃溃疡、胃出血和胃穿孔。
误区6 腹痛滥用镇痛药
腹腔里有很多重要器官,当腹痛时,患者或许并不知晓到底是哪个器官出了问题。若此时滥用镇痛药,虽暂时缓解了疼痛,但掩盖了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利于医生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恶化。如阑尾炎可继发阑尾坏死和穿孔等,危及患者生命,其最初的表现就是腹痛。
第一重: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 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 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第二重: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第三重:二重感染
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第四重:耐药
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 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 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