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为什么有黄疸_

2017-03-27 14:38 来源:网友分享

一、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定义的

  新生儿黄疸(别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黄)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的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黄疸是种正常现象,60%-80%的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到5天内会出现黄疸。
  尽管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很多,但临床上常见的有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和新生儿溶血病三种。生理性黄疸是指因胆红素代谢尚不完善而引起的暂时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则易发于用母乳喂养的顺产足月新生儿。而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造成的一种溶血病。
  前面两种黄疸并不会影响小北鼻的健康,但新生儿溶血病则需接受治疗。所以,小北鼻发生黄疸时,家长们可根据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发展速度作一个初步判断。对于生理性黄疸,不必过于担心;如果黄疸程度严重、发展速度快,则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应及时送院诊治。

二、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在哪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引起的?不少心急的患儿妈妈感到很迷茫。不用慌,妈网百科马上为你揭晓答案!各位新手爸妈们,赶紧搬凳子涨知识吧!
  一、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其原因如下: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比较短,只有70-90天,而红细胞破坏得多,胆红素产生得就多,再加上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所以胆红素的代谢受到了限制,而胆红素是生理性黄疸的罪魁祸首,所以新生的小北鼻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黄疸现象。
  二、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其病因与患儿母亲乳汁中含有的一种名叫3-2孕烷二醇的激素有关。这种激素能抑制肝脏中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阻碍对胆红素的及时处理,使血液中总胆红素大量增加,再加上新生婴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酶的合成功能比较有限,不能有效地结合、输送和排泄胆红素,以致于全身皮肤和巩膜出现黄疸。
  三、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因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而起,最常见的原因是ABO溶血(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四、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致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三、新生儿黄疸怎么样治疗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不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需要送院诊治。那么,病理性黄疸怎样治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1、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让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则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慎重使用。
  3、药物治疗: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以诱导肝细胞的微粒体提高活力,转化未结合胆红素为结合胆红素。

四、如何去预防新生儿黄疸

  对于北鼻来说,任何疾病的防治都比得病后的治疗要好,毕竟宝宝还小,任何药物的使用对于今后的身体健康成长而言,都是不利的。那么,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1、孕母遭受湿热侵袭,容易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要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例如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注意保护婴儿皮肤,保持婴儿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新生儿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