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4 08:06 来源:网友分享
一般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以前曾经有人主张局部涂1%的甲紫(紫药水),因甲紫有杀菌、收敛作用,但由于甲紫的穿透力弱,有时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却窝芷着脓肿,故现在多数主张采用蘸了75%酒精的棉签消毒。
当然,这时候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1、洗澡的时候千万不能让肚脐沾到水,这一块可以不要洗;
2、做好清洁工作,每次洗澡后用医用棉花沾活络碘,顺时针由内向外擦肚脐眼,切记一块棉花只能用一次,起消毒作用;
3、用干的棉花同样顺时针由内向外擦肚脐眼,使肚脐眼保持干爽;
4、用3-4层的消毒纱布盖在上面加以固定.每天至少两次,每次洗澡后必须消毒一次。
新生儿在出生的时候我们会剪断其脐带,这就意味着新生儿不能在通过脐带向母体吸收营养物质了,而脐带剪断之后过几天就会脱落,在脐带脱落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脐带脱落出血的现象,这时候妈妈们不要担心,我们应该要保持脐带周围的干净,并且使用一些棉签去止血,尽量不要用手去触碰。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会依宝宝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后1~2周会脱落。要遵循脐带护理的三大原则,就可以轻松照顾宝宝了。
第一,要保持干燥。在宝宝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尤其洗澡时不慎将脐带根部弄湿,应先以干净小棉棒擦拭干净,再执行脐带护理。
第二,要避免摩擦。纸尿裤大小要适当,千万不要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第三,要避免闷热。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在护理新生儿的脐带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具体的细节。
第一,妈妈在护理脐带部位时一定要洗手,避免手上的细菌感染宝宝脐部。
第二,在宝宝洗澡的时候,在脐带脱落前,不要让脐带沾水。如果在新生儿阶段给宝宝游泳,一定要带上防水贴。
第三,脐带及其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清洁,特别尿布不要盖到脐部,避免尿液或粪便沾污脐部创面。
第四,千万不要用紫药水,有的宝宝肚脐很长时间不脱落,或脱落后坏脓的,有些老人为了干燥脐带就要给宝宝用紫药水擦拭,这个方法以前的时候经常使用,但现在医学上不提倡这个方法,因为紫药水的干燥效果仅限于表面,而碘伏的干燥效果是从里到外的干燥。
第五,每天要用碘伏棉签擦拭2遍,早晚各一次。在擦拭的时候,一手提起脐带结扎部位的小细绳,一手用沾过碘伏的棉签充分的擦拭脐带与肉连接的地方。并包扎无菌纱布.以后定时进行换药. 如果棉签脏了,就要及时换掉,不要用脏的棉签反复擦拭,这样会感染和发炎的。
婴儿脐带脱落之后有出血的现象,当然要注意正确的护理,可以用酒精擦洗脐部或者使用消毒纱布包扎,但是不能够用消毒水或者是布条塞住肚脐眼,这样容易引起感染。
1、脐出血
当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在1个月的时间内,若宝宝用力咳嗽或是激动地哭闹,都会导致腹部胀气,使脐残留端内血管微微张开,出现渗血的情况。在新生儿的衣服上有少许咖啡色或鲜红色的血迹。
用75%酒精轻轻地擦去脐部的血迹,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切不可用末消毒的水或布条来擦洗或填塞肚脐眼来止血,以免造成脐部感染。
2、脐肉芽肿
断脐后未愈合的伤口时,受到异物的刺激,剪断的脐带伤口会有息肉样小肉芽肿形成。表现为脐部有樱红色肿物,似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组织,有浓、血性分泌物,污染衣裤,经久不愈。若新生儿脐带出血是脐肉芽肿造成的。
最好就医处理。医生会用10%的硝酸盐腐蚀或用消毒剪剪除过多的肉芽组织,同时还必须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大部分病儿可很快地痊愈。
3、脐湿疹
新生儿患湿疹的情况不在少数,其中有部分宝宝湿疹会长在肚脐处。肚脐处的湿疹有可能导致皮肤糜烂,分泌物时多时少。
对于这种脐湿疹可用映喃西林溶液清洗湿疹处,然后再涂以40%的氧化锌油盲,能起到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