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2 15:09 来源:网友分享
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是决定患儿能否恢复视力的重要环节,一般应掌握以下原则:
1、若患儿出生后即有双眼完全性白内障,由于正常的外界光线被完全遮蔽,视网膜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视功能发育严重受影响。这类患儿应尽早手术。一般出生后1~2个月内手术,最迟不超过6个月。另一眼应在第一眼手术后1周内进行手术,术后单眼遮盖不能超过1周,以防手术后单眼遮盖而发生形觉剥夺性弱视。
2、双眼不完全性白内障:若双眼视力低于0.1,不能窥见眼底者,亦应当争取早日手术。
3、对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位于瞳孔区,或双眼视力低于0.3者,应在2~3岁时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4、对局限性晶状体混浊,平时不影响玩耍,视力在0.3以上者手术可推迟到4~5岁进行,但不能晚于6岁,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逆性弱视。
5、风疹综合征患者不宜过早手术,因为在感染早期,风疹病毒还存在于晶状体内,手术时可造成病毒释放而引起虹膜炎,一般主张在2~4岁时进行手术。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早期手术很重要,手术后还应及早配戴矫正眼镜,以免发生弱视,以后再根据患者眼球发育,及视力情况行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
1、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体内循环中活性氧、氧自由基大大增加,抗氧化防御系统削弱,晶体内谷胱甘肽减少,导致白内障发生。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饮酒、抽烟、熬夜、通宵工作、近距离伏案,长期眼睛疲劳、长期高糖食物。
3、环境因素:主要是野外工作者,如渔民、勘探测绘人员、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因长期强紫外线照射者。
4、眼部并发和全身性疾病:眼部并发和全身性疾病可能引起纤维化和晶体发生混浊;
5、苭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因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精神科类苭、某些抗癌苭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可能引起晶体混浊;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就是透明的晶状体出现混浊,缓慢渐进性视力下降,通常经数月或者是数年,累月及单眼或者是双眼。可有眩光、色觉减退及近视程度增加,这些症状取决于晶状体混浊的位置和密度。
1.视物模糊,看东西的时候逐渐的模糊,有时候会觉得光线周围的光圈以及物体的颜色不够明亮。白内障早期症状的发展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2.色觉异常,由于早期白内障晶状体吸收水分多而且肿胀,其上皮细胞隙增大而填有微粒水滴,光线透过它时会发生折射而且呈现彩色晕光。
3.眼前有暗影,早期白内障会在眼前可以出现位置固定、形状不变的点状或者是片状阴影。
4.还有就是昼盲或者是夜盲,如果晶状体混浊现在中央部开始,白天光强、瞳孔缩小时,光线进入眼内受阻,因此就出现了昼盲的情况;如果晶状体混浊出现在周围的部位,晚上暗光进入赤道部视网膜受阻,而赤道部视网膜的杆状视细胞是专司夜视觉的,因此就会出现夜盲的现象。虽然一般白内障为无痛性,但少数患者可因晶状体肿胀而使眼压增高(青光眼),出现眼痛的症状表现。
1、不及时切除的危害
(1)少量前房积血一般数天内自然吸收,积血充满前房伴高眼压则应立即进行前房冲洗。白内障话患者的玻璃体积血少量时多能吸收,大量时应进行后段玻璃体切除术。
(2)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疗效果不好,白内障患者的预后较差,一经诊断,应立即切除病变区切口附近的深层巩膜,并冷冻受累区角膜后面的增生上皮组织,切除受累的虹膜,冷冻或切除受累的睫状体,为确保玻璃体不与角膜粘连还应进行前段玻璃体切除。这是属于患有了白内障的危害表现之一。
2、手术结束后的危害
(1)白内障的术后一旦怀疑眼内炎,应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体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苭物敏感试验。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体、并向玻璃体腔、静脉和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
(2)白内障的术后青光眼的治疗应局部和全身进行降压处理的同时进行病因治疗,以免白内障的危害表现出现。
白内障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致盲。但是患者也不要过于心慌,随着医学水平的上升,国内白内障手术的成功率也是很好。所以找到正确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就至关重要了。
温馨提示:
平时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番茄、菠菜、洋葱。
白内障(Cataract)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没有明显地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被忽略而没有列入白内障行列。根据调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