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9 11:56 来源:网友分享
预防结核病这种古老的疾病,我们只有一个用了近100年的疫苗。
“卡介苗是‘出生后第一针’,是目前唯一使用的预防结核病的疫苗,然而对我们的保护作用却是有限的。”在近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上,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候任主委、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告诉记者,结核病防治难,首先因缺少预防结核病传播的有效工具——疫苗。
百岁疫苗,部分效果存争议
撸起袖子,很多人上臂有个圆形的小疤痕,这就是接种卡介苗留下的印记。
卡介苗为减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由两位法国科学家在1921年研制成功,1924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至今已有超过40亿人接种。据了解,目前卡介苗是全球最为广泛使用的疫苗,每年接种剂量超过1.2亿剂。
然而近百年后,结核病仍然肆虐全球。who发布的报告表明,结核病仍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占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2015年全球共有1040万结核病新发病例,大约180万人死于结核病。中国2015年发病数为91.8万,居全球第3位。
“卡介苗自出现以后,效果就存在争议。有人报告有效率达到80%,有人认为效果是0,也就是没有效果。”李亮说。
“目前的共识是,卡介苗对于预防重症结核,如小儿粟粒性结核病、结核病脑膜炎比较有效。但不能预防原发性感染,更重要的是不能预防肺部潜伏感染的复燃,因此对于预防结核病传播的效果有限。”
事实上,美国等西方结核病负担较低的国家,已经取消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结核病负担较高的国家,在所有婴儿出生后应尽快接种卡介苗。我国正是世界上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将卡介苗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新生儿可以免费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的功劳是不能否认的。婴幼儿的抵抗力最弱,最容易被感染结核病。而卡介苗能预防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拯救了很多孩子的生命。”原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所长端木宏谨教授总结道。
无可替代,新疫苗研发困难
虽然存在种种问题,卡介苗仍是目前预防结核病唯一的选择。为了彻底消灭结核病,我们需要新疫苗。
“传染病防治的关键在预防性疫苗,疫苗根除了天花,几乎消灭了脊髓灰质炎。要消灭结核病,必须研发出安全高效的新型结核疫苗。”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洪海教授说,目前全球有13个结核病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然而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科学分析实验结果。
德国max planck研究所研发的重组卡介苗vpm1002,已经通过临床Ⅰ期和Ⅱb期试验,是最有希望替代卡介苗的疫苗,王洪海教授分析道。
英国牛津大学和aeras研发的以痘苗病毒为载体的mva85a疫苗被寄予厚望,却在临床Ⅲ期实验中遭遇滑铁卢。在南非进行的Ⅲ期临床实验中,对2797名婴儿随机使用卡介苗或者卡介苗加该疫苗,随访两年后,发现该疫苗的预防效果和对照组没有区别。
王洪海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复旦大学、解放军309医院、中国医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都在进行结核病新型疫苗研究,但大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近日,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勇博士团队和日本id制药合作,历时4年时间在国际上首次应用仙台病毒作为疫苗载体,开发出一种新型抗结核载体疫苗。
范小勇博士介绍,卡介苗对成人肺结核保护效果不佳,临床试验证据显示结核在1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激增,说明卡介苗的免疫记忆只能维持10-15年,在15岁以后基本上就失去了保护作用。由于卡介苗在中国具有广泛的接种基础,在卡介苗接种人群中进行加强免疫在我国更加具有可行性。
“打个比方来说,假设卡介苗初始的免疫力有80分,我们的思路是在接种10年之后,当它免疫力降到60分左右时打这种新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有可能恢复并超过80分的效果。”
该疫苗已做完动物药效性试验,但上市还要经历gmp生产试制、审批、临床试验阶段,范小勇博士透露,“如果顺利的话,新疫苗的上市大概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目前国内只有“微卡”疫苗进入了临床Ⅲ期。王洪海教授介绍,这种疫苗属于灭活的母牛分枝杆菌,是作为结核病的治疗性疫苗使用,同时也在探索该疫苗对潜伏感染的预防作用。
疫苗研发为什么这么困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研究员逄宇博士认为,因为我们对结核病发病机制研究还不是很透彻,结核菌有约4000个基因,而且非常“聪明”,在与人类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进化,让疫苗研发更加困难。
逄宇博士透露,企业对结核疫苗研发的兴趣不高,目前只有少数财力雄厚的外资药企在做。此外,国内的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也在支持结核疫苗研究。与诊断制剂、药物相比,结核疫苗是投入产出比最低的,研发周期十分漫长,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金去做基础研究,却难以快速见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