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这六种药物后要防晒

2016-08-09 09:08 来源:网友分享

  光敏药物,是指有些药物服用后,如果直接接受光照刺激,可引起过敏,在光照皮肤处出现红斑、水肿,同时伴有瘙痒、灼痛或出现色素沉着(皮肤颜色变深或出现色斑),严重的人会出现水疱,溃破后还会形成溃疡或糜烂。

  美国《健康》杂志网站近日盘点了六种常见的光敏性药物。

  1。用于治疗痤疮的维甲酸类药物。维甲酸又称维A酸,是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中间产物,可用于治疗痤疮、银屑病、鱼鳞病等皮肤病。有研究发现,维甲酸类药物可以诱发光敏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脱皮等不良反应。此外,含有水杨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护肤产品也可能会有上述副作用,也要特别小心。

  2。部分抗菌药。常见的喹诺酮(沙星)类抗菌药光敏发生率较高,代表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还有四环素、氯霉素与治疗肺结核的复方新诺明也可能引起光敏反应。这类药物不但具有光敏性,服用后还可能加重晒伤。

  3。非甾体抗炎药。例如萘普生等。这类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光敏反应,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4。抗过敏药。例如苯拉海明和氯苯那敏等抗过敏药,也是光敏反应的一大风险因素。对某些患者而言,服用此类药物会降低出汗能力导致身体散热不及时,而引发高热。

  5。部分抗抑郁药。服用盐酸氯丙嗪等抗抑郁药物的患者,也要注意防晒。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可见患者身体光照部位出现灰蓝或紫色色素沉着。另外,在炎热的天气里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会影响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暑,严重时易出现中暑。

  6。维生素。用于治疗高胆固醇症的烟酸(维生素B3)会引起皮肤反应,所以可能会导致服药者对光线敏感。另外有很多非处方的草药具有光毒性,如圣约翰草。

  用药后需要避免日晒的药物还有透皮贴剂。强烈的阳光照射会放大透皮贴片的效果(如止痛剂芬太尼和降低血压的可乐定),这类药物会通过皮肤直接传送药物。被晒伤时,皮肤表面的血管会扩张,导致药物吸收量增多。

  服用上述药物,应注意涂抹防晒露或撑遮阳伞,避免直接日晒引发光敏反应。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药界动态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