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11:22 来源:网友分享
眼下,大量非基药下基层摆上乡村医疗机构药架成为业界关注并十分高兴的大事,各省基层基药大放开的政策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基层医疗机构使用非基药比例也开始逐渐上升,个别省甚至高达50%,像浙江省采购金额由原不超过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总金额的30%提高至50%。
陕西省卫计委在10月17日也正式发布《关于深化药品耗材供应保障体系改革的通知》明确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镇、村医疗卫生机构要落实好可分别使用30%、20%非基本药物的政策。
事实上,自2014年国家卫计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后,各省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基层医疗机构采购非基药。今年以来,各地也陆续发布相关通知明确基药使用比例以及基层可以配备非基药的比例,这与之前个别省市提出的基层非基药种类及非基药年度采购投入金额比例不得多于限定标准,形成了明显或者说是完全相反的用意要求,这无疑是给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村室村医今后用药一个巨大的选择空间,也为医药行业打破来过去制度约束问题所致的基层医药市场开发障碍。
而且多省市已经开始扩充基药目录,这也给基层医疗机构补充药房药库药品种类与数量一个大好时机。10月15日,北京市提出增加社区药品报销品种,2510种全部下放到社区;江西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品种数量和使用金额占本机构药品使用目录和医保药品使用总金额的比例应达到60%-70%;宁夏7月就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医改试点实施方案》规定,将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全部下沉到二级医疗机构使用,医保目录内部分非基本药物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
还有已经先行发布政策的城市,放开基层使用非基药,请看:
非基药下基层有其一定的背景,这是因为基药总的目录品种不充足和城市、基层基药种类差别大,特别是一些过去被基层村医传统、惯用的非基药被排挤出基药行列,无形之中让基层百姓看病用药难上加难,只好越级到大医院看病,但大医院的的处方药品在基层仍不能找到,这让部分病种的基层百姓看病用药几乎走上绝路,除非自己到大城市购买,其中包括高价非基药品。也正是这样,高层专家提出了非基药下基层的宏观设想,今天终于实现了。
业内专家指出,非基药进基层解决了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配药难”的供需矛盾,长期来看,一方面这些群体会逐渐建立在基层就诊的习惯,基层医疗机构收入会因此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不得不在大医院配药”的困境而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变相降低了整体医疗费用支出。
当下,在分级诊疗趋势下,基层放开非基药是必然。曾有专家预判,未来全国大部分省市基层配备非基药的比例应在30%左右。
而随着分级诊疗制度及配套的非基药政策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面落地,大量如术后康复、慢性疾病患者将回归基层进行诊疗,更多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药品会相应流入基层,也有人预见,未来将不再区分基药与非基药,。这无疑是在给医药行业一个提示,基层农村大量的村室是医药开发的大市场。
说实话,基层村室过去虽然有相关的制度约束而不能进购使用非基药药品,但实际上他们都在采取“偷梁换柱”术,进购任务数量基药,然后上架应付上级检查,而实际上则暗地里与医药批发机构联系,兑换它们需要的非基药品,以此满足村室村医的实际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取得村民满意。但即便这样,无论是非基药种类还是进购数量都受年度基药最低数量的影响和制约,如豫北村室基药必须100%,而每人年药品使用96元,如果非基药能像浙江50%的话,该县60万农民在村室年非基药使用量高达近3000万元。试想如果能够按照浙江非基药比例来开发农村医药市场的话,那全国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增加增幅空间?
笔者认为,机不可失!面对国家这样的基层非基药政策精神,医药行业一定要赶快行动,首先摸清基层的非基药市场,为基层非基药需要做好充分准备,然后根据基层村室村医实际需要,搭建短平快的供货平台,三是确保非基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