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7 14:19 来源:网友分享
喂养不当,如人工喂养奶量增加太多;
突然由母乳改为人工喂养或突然更换奶粉品牌;
不定时喂养,环境过热或过冷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少数宝宝腹泄是因为奶制品过敏。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大便稀就认为是腹泻了,其实不一定。评判宝宝是否腹泻要看大便性状是否改变,以及大便频率是否增加。这个是要参考宝宝日常排便情况而定的。
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偏稀,次数相对多,但不一定是腹泻。母乳喂养的宝宝依妈妈饮食及身体情况而定,正常的母乳宝宝每天会排便6~12次,也可能3~4天才排便一次。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进食正常、睡眠好,家长可不必担心!
母乳型腹泻一种是乳糖不耐受引起;一种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分泌过高引起,刺激宝宝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了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出现的稀便,会随着母乳中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和后期辅食或奶粉的添加,稀便症状逐渐消失。宝宝食欲和睡眠正常,发育达标,不用做特殊治疗。
1、母乳喂养
宝宝在出现了腹泻的时候,尽量母乳喂养,并且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喂奶前喂适量的温开水。
2、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
轻度腹泻
不要经常更换奶粉品牌,添加辅食不可过早过量,先给米汤或稀释牛奶,由少到多,由稀到浓,2-3天恢复正常饮食。
重度腹泻
遵医嘱治疗。恢复期的宝宝可先用稀释牛乳或米汤,少量多次给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由淡到浓,由稀到稠。营养不良或腹泻久的宝宝,选用新鲜小米粥、胡萝卜泥,逐渐添加稀释牛奶,过渡到正常饮食。
尽量避免喂不易消化和脂肪类食物,禁甜食,宜吃咸食。(一岁前宝宝都不宜吃口味重的食物,太甜太咸都不行)因为未吸收的糖会使更多的水进入肠道,加重腹泻。如果宝宝不想吃东西也不用担心,保证宝宝不脱水更重要。
1、配合谷物同吃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空腹喝奶会有较重症状,但和其它食物同时吃,乳糖浓度可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胃肠中的乳糜作用可提高乳糖吸收率。如喝奶前吃些饼干、面包会减少排气和不舒服感觉。
2、少量多次
即使乳糖酶缺乏的宝宝,也可耐受少量乳类(30-50毫升),不会出现不耐受的症状。所以,妈妈给宝宝哺乳,也可采取少量多次食用的方法,一次食用量不超过50毫升为宜。每天多喝几次,仍可达到建议的奶量。而且久而久之,宝宝肠道中的乳糖酶也会逐渐增多(医学上称为“酶的诱导作用”),宝宝即可减轻乳糖不耐受的反应,或避免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出现。
3. 喝酸奶
酸奶是加入一定量的乳酸杆菌经发酵后生成的,发酵过程使得原奶中20%-30%的乳糖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也分解成为小的组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喝酸奶可避免不适症状的发生。
护理
因乳糖不耐受而引起的腹泻,一般不严重,只要不再吃乳制品,一天后就可好转。
先天性的可选用特制的无乳糖配方奶粉。
常见腹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是因食物过冷、过热或消化不良引起的。由于儿童的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各种消化酶也比成人分泌得少,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导致腹泻。另一类是感染性腹泻,通常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比如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轮状病毒,进入儿童肠道后就可能引起腹泻。
如果宝宝腹泻时大便清稀、色白、无臭味,多为非感染性腹泻。若次数较少,属于轻度腹泻,家长则不必惊慌,先以饮食调节为主。饮食应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米汤或稀粥)为主。米汤加盐可缓解症状,当孩子拉肚子时,身体里的水分也随之流失,所以需要大量补充水和电解质。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泥,苹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益生菌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感染性腹泻常伴发热症状。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大便中往往可见黏液,甚至脓血样物质,每次宝宝便量并不多;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往往为稀水样大便,每次排便量很多,容易出现脱水。感染性腹泻发生时家长们需要及时送孩子去医院就诊,确诊为何种腹泻,必要的时候医生可能处方使用抗生素。但是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随意使用抗生素,因为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很多种类抗生素禁用于儿童。医生对患儿抗生素使用剂量的计算,会精确到对应多少公斤甚至多少克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