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8 09:05 来源:网友分享
扁桃体炎的主要症状是咽痛、发热及咽部不适感等。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扁桃体炎发作的时候,宝宝会出现感冒症状,如畏寒、发热、咳嗽、咽痛,严重时高热不退,并且可能还伴有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查看宝宝的口腔,急性扁桃体炎的宝宝,就可以看到扁桃体有充血、肿大,有的表面甚至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
当急性扁桃体炎一年发作达4次以上,就会转变为慢性扁桃体炎,患病宝宝可表现反复发作的咽痛,并伴有刺激性咳嗽,而由于扁桃体内细菌的繁殖生长,及残留口腔的脓性分泌物,常可致孩子口臭。若扁桃体内的细菌或脓性分泌物进入消化道,则可导致消化不良,并且细菌的毒素还可导致孩子出现头痛、四肢乏力、或低热等表现。此时查看宝宝口腔同样有扁桃体肥大、充血或可见分泌物,触摸颌下,可能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误区一:体温正常即可停用抗生素
不少爸爸妈妈见宝宝用药2天,体温正常,认为宝宝扁桃体炎已治愈了,就自行停用抗生素,不再到医院复诊。其实体温正常并不代表宝宝体内的细菌已完全清除。急性扁桃体炎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绝大多数是由链球菌引起的,要杀灭和清除此细菌必须用足一个疗程5~7天的抗生素,如果疗程不足,一方面会引起扁桃体炎反复复发,另一方面此细菌还会引起免疫反应,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误区二:摘除扁桃体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法
有些宝宝常患扁桃体炎,爸爸妈妈认为扁桃体是个祸害,要求摘除扁桃体,达到根治的目的。原则上,10岁前的宝宝不主张摘除扁桃体,因为10岁前,宝宝的扁桃体有着很好的免疫防护作用,一对扁桃体就像两个哨兵一样,守护着呼吸道的入口,防止炎症进入下呼吸道导致气管炎和肺炎。10岁前摘除扁桃体的宝宝,患气管炎和肺炎的几率就增加了。但如果宝宝每年至少患6次以上的急性扁桃体炎或患6次以上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而宝宝的年龄已在10岁以上,就应该考虑摘除扁桃体了。
正常情况下,扁桃体的淋巴细胞和抗体能将病菌消灭或控制住,维持机体的健康。但是,任何防御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当身体抵抗力下降,如在寒冷或潮湿环境、身体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缺乏锻炼等情况下,扁桃体的防御能力便会减弱;或者当病菌多次侵袭,特别是病菌数量大、毒力强时,扁桃体会因寡不敌众而被病菌攻破占领,发生炎症,出现红肿、疼痛、化脓。轻者低热、咳嗽,喉部不适;重者高烧不退、呼吸急促,甚至高热惊厥。
若治疗不及时,人体抵抗力不足以战胜病原体时,炎症就可向周围组织扩散,并可经血液播散至其他器官,使之发生炎症,还会引起宝宝全身性的病理反应,如继发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急性肾炎和无显著原因的低热。当然,像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副鼻窦炎等并发症也时有发生。此时,扁桃体便成了宝宝生病的“罪魁祸首”。
扁桃体是人体的一个免疫器官,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一道防御门户,可抵御侵入机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抗病作用。特别是在宝宝4岁以前,作用尤其重要。扁桃体是人体天然屏障,像忠实的门卫,守卫在咽喉重地。扁桃体不仅能产生淋巴细胞,还能参与抗体制造,抵制和消灭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和病毒,防止疾病发生。
饮食忌口
少吃或最好不吃肉类荤腥、煎炸食物、甜食、奶制品、生冷食物。中医认为这些食物助湿生热(生热容易导致身体“发炎”,痰湿浊气重身体就容易出现“肿大”),酿痰化浊,损害脾胃,导致人体正气下降,特别容易被邪气侵袭。
饮食要清淡,以五谷杂粮为主,蔬菜为辅,应季当地产的水果可以适量食用。只要保证这样合理的饮食结构,孩子的营养绝对有足够保证,不用担心没有肉蛋奶缺营养的问题。
避免熬夜
熬夜最为耗伤气血,劳损五脏。孩子更要注意早睡,一定要在九点前入睡,这对孩子的正气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超过10点入睡对孩子来说就算熬夜了。
户外运动
适当的户外运动,多亲近自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好处,扁桃体炎的孩子更要注意运动锻炼,所谓“三分治,七分养”,在提高体质、治疗疾病方面,日常起居的调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