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5 12:19 来源:网友分享
1 宝宝脾气怪爱哭闹
脾气怪,烦躁磨人,不听话,爱哭闹;睡眠不安宁,如不易入睡、夜惊、早醒,醒后哭闹。
2 盗汗和枕秃
出汗多,与气候无关,即使天气不热,穿衣不多,不该出汗时也出汗;因烦躁和汗水刺激,宝宝躺着时喜欢摇头擦枕,时间久了,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3 身体差免疫低
缺钙严重容易导致宝宝肌无力、智力低下以及免疫力低下。
4 发育畸形
严重缺钙时,宝宝甚至可能出现抽风的情况。同时身体上会出现很多发育不正常的症状,比如骨骼畸形。
5 佝偻病
缺钙严重容易患上佝偻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软骨病”,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它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的全身钙、磷代谢失常。此病很少危及生命,但它发病缓慢,不易发现,一旦症状明显常伴有抵抗力低下,易并发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而危及生命。
1.多食用钙质含量高的食物
如:牛奶、酸奶、奶酪、泥鳅、河蚌、螺、虾米、小虾皮、海带、酥炸鱼、牡蛎、花生、芝麻酱、豆腐、松籽、甘蓝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2.多做体育运动
运动可使肌肉互相牵拉,强烈的刺激骨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钙质丢失,推迟骨骼老化,同时有利于人体对饮食中钙的吸收。
3.多晒太阳
紫外线能够促进体内VD的合成利于钙的吸收。但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或者使用ZZ-2紫外线治疗仪照射皮肤促进钙的吸收。
4.吃好早餐
5.对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坏草酸(草酸能影响钙的吸收),然后再烹调。如:甘蓝菜、花椰菜、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笋。
6.单独补充
补钙和补充其他矿物质分开补充。
7. 吃含有维生素D的钙片补充。
8. 在临睡前食用,或午餐和晚餐之间食用更容易被吸收。
最基本的,以成长阶段来说,0-14岁期间要一直持续注重幼儿儿童补钙,以下最重要的节点要格外注意:
(1)幼儿儿童长牙换牙期,避免宝宝出牙晚、排列不齐、牙齿生长稀疏、蛀牙等。
(2)冬季或者婴儿幼儿接触阳光较少的时期,容易缺乏维D钙无法吸收而缺钙
(3)幼儿儿童约2岁的时期,科学研究发现,儿童2岁时的身高与其成年身高的相关性为80%
(4)幼儿儿童生长高峰期,大约是幼儿儿童期+青春发育期,骨骼生长速度最快,钙需求最大。
以一天中来说,幼儿儿童补钙的最佳时间是晚饭后1小时内,以及睡前2小时左右这个时间段,一天中骨骼对钙的吸收力度最大的时间是在夜间。钙吸收和很多因素有关,夜晚是人体排除旧的骨骼组织的高峰期,钙吸收性就会增强,补钙的效果更好。而且有资料显示,钙补充剂和晚饭在一起吃时,吸收会更好。
误区一:补钙越多吸收越好,个头长得越高
补钙要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补钙过量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婴儿补钙过量,会使其囟门过早闭合,限制脑部发育;幼儿补钙过量,会使骨骼过早钙化闭合,使身高受到限制,还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增加成年结石发病率。
误区二:喜欢给孩子选择带甜味的钙剂补钙
大部分婴幼儿钙剂是都是甜甜的,为的是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但是此举会让正处于味蕾发育期的宝宝产生对饮食的偏好。因为婴幼儿味蕾娇嫩,记忆性极强,过早接触酸酸甜甜口味的钙剂会让宝宝放弃喝母乳和白水。因此,应该选择淡口味且接近母乳的钙。
误区三:在牛奶中添加钙,补钙效果加倍
牛奶加钙,会产生“倍添效应”。专家指出,以牛奶本身100mg/100ml左右的钙含量汁,它本身已是种“高钙饮品”,在牛奶中再添加钙,实无必要。在牛奶中添加钙粉,也是“爱子心切”的行为误区。因为牛奶与钙一起服用,会产生酪化反应,不能被人体吸收。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两餐之间给孩子服用钙剂。
误区四:补钙产品越贵越有效
有些人认为,补钙产品卖得越贵,含钙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并宣称钙越细小越易吸收。实际上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和钙产品的颗粒大小无关。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缺钙的宝宝,选择钙剂时,应选择同时含有维生素D的产品,会让钙质更容易吸收。
误区五:仪器的简单测试确定是否缺钙
在商场、药店通过仪器的简单测试就能确定是否缺钙?事实上,这些场所摆放的“单光子骨密度测试仪”只能测人体手臂的尺骨和桡骨,而人体钙流失的主要危害是造成腰椎和胯骨的缺钙,因此这种测试并不准确。
误区六:通过食物就可以补钙,没必要服钙剂
通常情况下,常规饮食不能满足婴幼儿补钙需求。婴幼儿只要通过食补就能满足对钙的需求了么?实际上,在当前国内膳食结构下,是不能满足常规补钙需求的,需要使用钙剂进行弥补。
误区七:微量元素检查判断是否缺钙
微量元素检测的是血液中的钙含量,而人体的钙大部分存在与骨骼和牙齿中,只有1%的钙在血液里。身体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当人体中缺少游离钙时,会分解骨骼中的钙来维持血钙平衡,所以,孩子是否缺钙不能靠微量元素检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