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2 12:32 来源:网友分享
肺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它导致儿童的死亡率很高,所以我们国卫生部把肺炎列为儿科重点防治的四大疾病之一。肺炎是由各种病原体或者其他的原因引起导致肺部炎症的一种疾病。
根据患儿的病情可以分为,轻症肺炎和重症肺炎。轻症肺炎一般会出现发热,温度可以到达39度甚至40度,多为反复发热还会有咳嗽,气促,若轻症肺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病情继续发展,变成重症肺炎,此时会出现很多器官的变化,心跳会加快,口唇变紫,患儿会反应迟钝,甚至死亡。一般拍胸片都可以确定为肺炎
宝宝得了肺炎保持屋内不要太吵杂,空气新鲜,流通,空气还不能太干燥。经常给宝宝翻身拍背好让痰拍出来。给予宝宝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根据病菌的种类应用适当的抗菌药物,还有根据宝宝得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如发热及时给予退热等
注意事项:
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重视它,任由它不断发展。肺炎不是癌症,只要我们及时的给予治疗,肺炎是可以治好的。秋冬季节记得注意保暖,保持屋内的空气流通,平时多锻炼,增强抵抗力,疾病就会离我们很远
如果孩子咳嗽发烧的话,父母们一般都会带着孩子去医院治疗,给他们打针,吃药,输液,其实这些药物治疗对孩子而言并不好,很可能会给宝宝们的身体带来伤害,因此在症状不严重的情况下,父母可以采用一些家庭疗法,帮助孩子缓解病症。以下小编就来唠一唠推拿治疗咳嗽的方法,爸爸妈妈们赶紧趁机学几招!
1.无名指清肺
父母可以不断轻揉孩子无名指的掌面,从指根到指尖,一直轻揉,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清肺,帮助孩子减轻咳嗽病症。
2.按揉小天心,掌小横纹
在孩子的手上有着小天心,掌小横纹这两个部位,在孩子咳嗽的时候,父母可以经常按揉这两个穴位,帮助孩子缓解病症,这么做可以清热润肺,相当于青霉素的功效,有部分消炎的作用哦。
3.内八卦逆运
在孩子的手掌中,手心是圆心,手心到中指距离的三分之二是半径,这样画出来的一整个圆就是内八卦,父母可以用手逆时针的推压内八卦,按揉孩子的手掌,帮助孩子止咳,让他们恢复健康。
4.推拿的适用
在平时孩子们咳嗽的病症不严重的话,父母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推拿方法帮助孩子锻炼,但是如果孩子们咳嗽严重的话,爸爸妈妈还是要带他们去医院治疗,这些推拿方法是压不住细菌的。
5.其他疗法
·除了推拿之法,父母还可以给孩子们使用其他的家庭疗法,比如食疗。父母可以经常做一些枇杷露,或者是冰糖雪梨银耳汤,这都是可以给孩子止咳化痰的食物。此外,还可以将桔子放在炉火中烤熟,让孩子食用,这也具有生津止渴润肺的作用。
·另外,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使用暖水煲,将其捂放在孩子的胃部,肚子上,帮助孩子保暖,让他们缓解咳嗽的症状,
·即使孩子们咳嗽严重,父母也可以在让孩子打针吊水的同时使用这些食物疗法,帮助孩子们尽快恢复健康。
孩子感冒没及时彻底治疗,就有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从而导致肺炎的发生。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肺炎都是烧出来,其实不然。
小儿肺炎未必会发烧
最近气温多变,感冒发烧的宝宝特别多。很多家长都认为,宝宝一定要烧上几天才能变为肺炎。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不是肺炎引起的。家长同时也应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尤其是新生儿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若患有肺炎,有可能既没有咳嗽也没有发烧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还需结合其他几方面判断。
通常来讲,肺炎患儿多有剧烈的咳嗽,有的表现为干咳,有的咳嗽时有痰。而且患儿多厌食、嗜睡、精神状态差,部分患儿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重症患儿可有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胸骨凹陷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则需马上送孩子去医院确诊以便及时治疗。
孩子一旦患了肺炎,除了遵医嘱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家长护理也十分重要。
注意居室环境:理想的环境要求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足够的通气。最好室温维持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受凉,而把卧室搞得密不透风,使空气十分混浊,这样的环璋对肺炎患儿极为不利。每天应定时开窗,以保持卧室空气新鲜,但不宜让冷风直接吹到孩子身上。增加湿度的办法很多,如可在炉子上放壶水,让沸水蒸发,或用湿布拖地板等。
饮食要求:应注意少食多餐,食物应易消化又有营养。发热时,可鼓励孩子多喝水。肺炎患儿因消化功能减弱,有时进食时会因气急会影响呼吸,加重呼吸因难,所以,对肺炎小儿不要勉强喂食。为避免呛入食管,进食和服药时宜将婴儿上身抬高。
注意休息:有发热、气急的患儿要卧床休息,气喘的孩子可采取半卧位。一般来说,患儿可采取侧卧位,将头转向一侧,这样有利于排痰。可每隔半小时给患儿翻身拍背一次。经常变换体位,可防止肺炎瘀血,促进痰液排出,有利于康复。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