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3 13:42 来源:网友分享
1、睡觉前喂奶好不好?
绝大多数的父母会有宝宝睡前喂奶,这没有什么不好的,睡前吃饱也有利于维持较长的睡眠时间。但如果宝宝是依赖于喂奶睡眠,也就是‘奶睡’,那这睡前喂奶就是不良习惯了,需要把喂奶和睡眠分开,最好是睡前一小时喂奶;
2、什么样的睡前活动有益睡眠?
宝宝没有时间观念,家长应该帮助宝宝建立起睡眠常规,每天保持一致的睡前活动有助于形成规律,比如一个温水澡,比如一个小故事,时间在20分钟左右,规律一致的活动让宝宝知道这是要睡觉了,有助于入睡;
3、抱着哄睡好不好?
很多家长习惯把宝宝抱在怀里哄睡,等完全睡熟再放到床上,其实这样做是不利于宝宝睡眠的。宝宝最好是在清醒的状态下或刚犯困时就寝,夜醒的次数会减少,连续睡眠的时间也会延长;
4、拍睡、摇晃等方式哄睡,好不好?
家长过度地干预会让宝宝不能自主调节入睡,夜醒后就会哭闹。让宝宝学会自己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是成长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不要哄拍和摇晃宝宝,虽然这样刚开始会较困难,一般有一周左右,宝宝就可以在没有哄抱的情况下入睡了;
5、宝宝该睡在哪里?
这也是较为纠结的一件事,是和父母同床?还是同屋不同床?还是单独房间?目前多提倡在宝宝刚出生不久和父母同屋不同床,当宝宝日常生活稳定后就要尽早单独睡眠。
原因1:睡觉不舒服
被子盖得太厚,衣服穿得太多,即使是大人,也会感到不舒服吧,所以宝宝在不能表达自己的不爽时,只能靠各种弹腾来表达了。
对策:
减少睡眠负担。也就是说,尽可能让宝宝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入睡,不要有太多的束缚。为宝宝选择透气性、柔软性、吸气性好的衣服,被子不要盖得太厚,同时要注意卧室环境要安静、光线要昏暗,这样就比较入眠啦~
原因2:大脑过度兴奋
宝宝正处于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还发育不全,如果睡前神经受到干扰,易产生泛化现象,从而让脑皮质的个别区域还保持着兴奋状态,极易发生踢被子现象。
对策:
消除兴奋因子。简单来说就是在宝宝入睡前不要做容易让宝宝兴奋的事儿。什么玩游戏啊,看剧情太过刺激的动画片啊之类的~还是省省吧!另外注意不要让宝宝睡前吃得过饱。
原因3:疾病
如佝偻病、蛲虫病、发热、小儿肺炎、出麻疹等,都会干扰宝宝睡眠。
对策:
要定期给宝宝驱虫、体检,如果宝宝有了病症,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原因4:不好睡眠习惯
如果把头蒙在被子里,或把手放在胸前睡觉,宝宝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踢被子。
对策:
要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点各位粑粑麻麻们就要辛苦一点了,夜里要不时地留意宝宝的睡姿,以便纠正。
多数婴儿是从3个月开始吸吮手指,到6个月添加辅食后表现明显,伴随出牙将逐渐形成高峰。在这个过程中,吸吮手指既是习惯使然,同时也有缓解出牙不适的效果,但更多的是消除不安、烦躁、紧张的情绪,具有镇静作用。
据国外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若强制性地让宝宝停止吃手,会使得宝宝产生逆反心理,长大后更易形成具攻击力的性格。因此,2岁以前的宝宝有吃手的行为,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更不能粗暴对待。
婴儿时期吮手指:
1、吮手指是智力发展的信号:宝宝到了2到3个月时,随着大脑皮质的发育,婴儿学会了两个动作,一个是用小手在眼前摇动,眼盯着自己的小手看,这是看手游戏;另一个是吸吮手指,因宝宝最初是以甜头感知外界物体的,些时宝宝就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认识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
2、吮手指是宝宝的心理安慰剂。宝宝往往在自己的某种需求达不到满足时,如饿了却等不到奶吃时或宝宝需要妈妈的爱抚了却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开始吸吮手指作为安慰剂来稳定自己的情绪。
这一时期的吮指并不需要纠正。
1、磨牙:如果宝宝只是偶尔这样,是没事的。如果宝宝经常这样,那就可能是宝宝吃多了,胃里积食,或者是宝宝肚子里有蛔虫。
2、出汗:宝宝一时出汗可能和穿着、卧室的气温有关,经常出汗的话,妈妈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体质虚弱、内热过盛、积食等原因造成的。
3、抽搐:宝宝应该是发热了,而且温度还相当高,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宝宝高热惊厥的现象发生,出现任何状况就立即去医院。平时,妈妈们也一定要及时观察宝宝,因为抽搐大都发生在夜里。
4、惊战:如果宝宝经常这样,大多是由积食、多梦、高热引起的,也可能因为白天受到了惊吓。
5、窒息:这些一般都是由宝宝的不良睡姿造成的,妈妈们万一发现宝宝有长期俯卧的情况,就应及时纠正。
6、呕吐:宝宝的肠胃出现问题,妈妈们要注意宝宝的饮食了。
7、咳嗽:卧位不当、室内空气不流通都可能引起宝宝夜间咳嗽,另外如肺炎、喉炎等疾病也会导致宝宝出现夜间咳嗽的症状,这一般表明宝宝的病情加重了,妈妈要抓紧时间带宝宝去医院详细咨询一下医生。
8、癫痫:宝宝得了癫痫,夜里睡觉时很容易就发作,妈妈们一定要采取措施,避免宝宝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