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0 10:21 来源:网友分享
1、教育不当
教育者得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2、自我意思增强
这个办法处于过渡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持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而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3、企图标新立异
他们往往表现的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4、强烈的好奇心
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特殊的生活经历
以至于性情大变,变得粗暴、多疑、 怪癖。
青春期的孩子有点逆反心理也不是什么反常的事,家长们只要对逆反心理的成因有一定了解,掌握调治的方法,孩子慢慢长大,成熟一点就会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家长要做的就是对孩子要理解和尊重,再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孩子身心发展才能健康快乐。
孩子在3-5岁和12-13岁这两个成长阶段,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孩子的任性和逆反心理是现在许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事情。许多家长总是很诧异,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候吃饱喝足了什么事也没有,孩子越大,满足得越多,孩子要求也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稍微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就跟父母对着干,无论怎样教育,都毫无成效。这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的任性和叛逆行为,有心理因素的影响,据心理学家分析,孩子在3-5岁和12-13岁这两个成长阶段,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但孩子的任性和逆反更多的是后天教育不当造成的。在幼年时期,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惯、放任、迁就,很容易造成任性的心理,例如在案例一中,对于孩子的要求,母亲不是拒绝,而是试图用“家里有了两个”“下回过生日作为生日礼物”等种种手段想让孩子放弃,而当孩子在地上打滚,母亲很快就妥协了,满足了孩子的愿望。这实际上就是纵容孩子,一旦孩子意识到通过拿“不吃饭”、“大哭大闹”、“满地打滚”为手段要挟家长,能够最终“如愿以偿”,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而这种任性到大了,家长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孩子就不仅仅是任性,而且更加叛逆。
1、别用威胁的句式
叛逆期的宝宝喜欢跟大人对着干,比如你想带宝宝出门,天气冷你想让他多穿一件衣服,但是宝宝死活不愿意穿。“如果你不把衣服穿上,我们就不出门了!”对宝宝说这样的话,他就会闹脾气大吵大哭,更加不愿意穿衣服,结果门也出不成了。
“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给你买玩具。”
“如果你不把饭吃了,你就别想吃零食了。”
……
“如果你不……我就不……”这样的逻辑,小孩子很难理解清楚的,而且会让他有被威胁的感觉,反而会引起宝宝反抗妈妈的心理,这样就起不了好的沟通效果了。
如果你对宝宝说:“宝宝,穿上衣服,我们就出发了!”“吃完饭我们就可以吃草莓了。”宝宝就会很爽快地回答:“好!”
2、少说“不”
不要总是跟孩子反复地啰嗦你不要这样、你不能那样,直接告诉他你希望他做什么,“宝宝,把你的玩具收到柜子里,过来跟妈妈一起读绘本。”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难以做决定,如果你问他一个问题,他会回答你“行”,过一会儿又说“不行”,所以别说“把衣服穿上好不好”这样的话,不然你会很容易就收到一个“我不”的 回答。直接问他:“你想穿这件蓝色的衣服,还是这件黄色的?”这样他就不得不做出选择了。
3、关注宝宝的情绪
有时候家长觉得宝宝总是闹脾气,烦得很,“为什么你总是不肯听我的话!”其实更多的时候是父母自己脾气不好,处理不好孩子的问题,就反过来觉得孩子跟自己的期待怎么差距那么大,别人的孩子怎么那么乖,自家的孩子怎么那么烦人?
宝宝并不总是无理取闹的,当他发现自己的意愿总是被大人刻意忽略时,只好通过反抗和哭闹的方法来引起大人的注意了。想让宝宝听话,先解决宝宝的情绪问题吧,只有感觉自己被理解了,宝宝才会听你的。
4、转移注意力
宝宝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的,当宝宝的意见跟家长的意见有矛盾时,不需要跟宝宝对着干,只要利用这个特点,就可以很容易解决问题了。
比如,宝宝喜欢玩沙子,还喜欢用手抓起沙子抛洒,弄得衣服上、头发上全是沙子。你担心宝宝会被沙子伤到眼,想把他拉开,他肯定不愿意;告诉他别用手抓,他也肯定不听。这时候如果你给他一个铲子和小桶,教他用铲子把沙子铲进桶里,这样他肯定会高高兴兴地开始用铲子玩沙子了。
5、“不理睬”战略
有时候宝宝故意调皮,搞出大动作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比如总是把桌子上的东西往地上丢,把自己的玩具到处乱撒,如果家长情绪激动,大声责备他,他反而会越来劲:“我这样做妈妈会有那么大的反应,真好玩!”(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这时候采取“不理睬”战略会更有效,让孩子自己闹,别搭理他。看到大人没反应,宝宝自然就会觉得没趣了。过后家长再找机会跟他讲道理,慢慢进行教育。
1.与孩子沟通要保持冷静。以硬制硬是对叛逆孩子最失败的教育方法,所以在和孩子沟通之前,急躁的父母,必需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不要脾气一急就开始对孩子打骂,把原本要好好沟通的计划抛诸脑后。此外,和孩子沟通最好再孩子也冷静时,再进行沟通,效果更好。
2.在沟通中多观察。沟通有很多方式,父母如果一直沉浸在作为孩子爸妈而焦急担忧的角色里沟通多少会偏离理智的方式,所以不妨先观察下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存在什么问题,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叛逆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孩子作沟通。
3.坚持试验、不断沟通。当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在沟通过程中,往往都是父母占主要地位,孩子则是听话的一方。孩子长大后,父母就要采取双向沟通的试验,把角色转换过来,当孩子的倾听者,听听孩子心里的想法,包括对大人教育的看法,而父母从不断的沟通中总会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法。
4.交换角色,同理心。与人相处,有一颗同理心很重要,理解对方的难处,自然就不会有怨恨的态度,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在沟通中关系自然就比较融洽。
5.亲身体验。当叛逆的孩子在沟通中一直唱反调时,那父母不妨就沿着孩子的方向走,让孩子不生气的同时,起身体验他自己的要求,比如在路上看到卖饮料促销的,儿子要求买好几瓶饮料,那父母就不要反对,但是买的饮料人让儿子自己提,让孩子知道提着不应该买的饮料回家是很累的事情。
6.融入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叛逆一半来源于与父母的代沟,他们认为父母总是批判自己追求的兴趣,比如偶像明星、电子游戏等。身为父母,不妨融入这叛逆孩子的世界,不要因为怕孩子的兴趣影响他的功课而厉声禁止,而是跟孩子讨论下他们喜欢的电子游戏、偶像明星,在融洽的讨论中再适时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孩子什么是该学的,什么是不该学的。这样可以避免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或盲目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