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4 06:49 来源:网友分享
新生儿腹胀明显,伴有频繁呕吐、宝宝精神差、不吃奶、腹壁较硬、发亮、发红,有的可见到小血管显露(医学上称为静脉曲张)、可摸到肿块;有的伴有黄疸,解白色大便、血便、柏油样大便,发热或上述的“五不”症状,这些都是疾病的表现,严重而顽固的腹胀往往表示病情危重。
1:哭闹过度。宝宝哭闹时吸入太多空气而引起腹胀。
2:喂奶方法不当。人工喂养时奶汁没有完全堵住奶嘴,而是留出上边的空间,使宝宝吃进很多空气。
3:奶嘴不合适。奶嘴上的孔眼过大,奶水流速过快,让宝宝吃得太急,吞下去太多空气。
4:奶水消化发酵。吃进去的奶水在消化道内发酵而产生气体。
5:宝宝便秘。宝宝几天没有排便也会肚胀。
6:新生儿腹肌发育及神经控制能力未成熟,且弹性组织缺乏,易使空气存留肠内,发生腹胀,并产生疼痛(无法自行排气)。
7:由于疼痛不适及长时间哭闹更易导致吞入空气,更加剧疼痛,症状更厉害。
宝宝腹胀要查出病症的原因,从而才可对症下药。那么对于找不出病因的可带去医院让医生检查。护理宝宝腹胀要有正确的护理方法。从而使宝宝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宝宝腹胀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1.白萝卜粥
【适用范围】:可以吃辅食的宝宝。
【材料】: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栏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功效】:开胸顺气,健胃。对宝宝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2.瘦肉萝卜汤
【材料】:瘦肉30克、白萝卜100克、芹菜5克、生姜5克、胡萝卜10克、豆芽5克
【做法】:瘦肉用刀剁成肉泥,白萝卜去皮切成中丝,芹菜切段、生姜去皮切丝,胡萝卜去皮切丝。
烧锅加水,等水开时投入白萝卜,胡萝卜丝,煮去其苦味,捞起待用。另烧锅下油,倒入花生油,姜丝、肉泥炝锅,注入鸡汤烧开,加入胡、白萝卜、芹菜、豆芽调入盐、味精、白糖煮至入味即成。
3.砂仁鲫鱼汤
【材料】:砂仁3克,鲫鱼l尾,葱、姜、精盐适量。
【做法】将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将砂仁洗净,嵌入鱼腹中;鱼置于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开后用文火炖至鱼熟,加调料焖数分钟即可。
【功效】食肉饮汤。行气利水,健脾燥湿,适用于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腹胀,泄泻腹痛等症。
4.参芪鸽肉汤
【材料】:党参20克,黄芪20克,山药10克,净白鸽1只,精盐、调料适量。
【做法】:将鸽肉切块,放砂锅中,加党参、黄芪、山药、盐、调料和适量水,文炖煮50分钟,闷熟后饮汤食肉。隔日1次,连用10天。益气健脾,补中和胃。
【功效】适宜于脾胃气虚所至纳食不振,食后腹胀等症。
5.夏朴蜜汁
【材料】半夏6克,厚朴6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半夏、厚朴煎取药汁,然后加入蜂蜜和开水服用。1日服1次。
【功效】适用于烦躁不安、脘愎胀满等症。
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气体由食道排出,有些宝宝很会排气,可以通过肛门将气体排出。另外,依靠胃肠壁的吸收,也可以缓解腹胀的现象。
1 、当宝宝哭的时候很容易胀气。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应该多给予安慰,或是拥抱他,通过调整他的情绪来避免胀气的加重程度。
2 、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食后促使宝宝适当排气。
3 、多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这样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况。
4 、喂奶时,应当注意让奶水充满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让宝宝吸入空气。
5、暂时停止食用容易在消化道内发酵并产生气体的食物,例如;甘薯、甜瓜等。
至于胀气算不算是病,需不需要治疗,原则上要以宝宝的临床症状为判断标准。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