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3 07:25 来源:网友分享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5、新生儿吐奶从鼻子出来
家长要护理好吐奶的宝宝,尽量避免宝宝吐奶从鼻子里出来,如果奶水从鼻子里出来,也及时把宝宝抱起来,清理宝宝鼻子,让宝宝呼吸通畅。
1、生理原因
宝宝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使得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另外,由于宝宝食管肌肉的张力比较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门而出,导致吐奶。
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宝宝再长大一点后,胃垂向下、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渐渐增强,才不会吐奶。
2、病理原因
感冒、细菌感染、便秘、幽门狭窄、食管闭锁、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都会造成宝宝异常吐奶。
3、喂养、护理不当
喂奶姿势不当、喂奶过快、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喂奶时翻动小儿过多;过早添加辅食;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等等这些喂养不当都会导致宝宝吐奶。
当宝宝在6 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胃肠功能发育也比较成熟,吐奶的次数也就明显减少了。而新生儿经常吐奶,妈妈们一定要分辨是生理原因、病理原因还是自己喂养不当的原因,从而决定如何解决宝宝吐奶的烦恼。正常情况下的吐奶,家长也不用担心,只有宝宝体重增加正常,精神状态好就行。
橄榄球式
1、宝宝放在体侧的胳膊下方,他应该面朝你,鼻子到妈妈的乳头高度,宝宝双脚伸在你的背后;
2、妈妈用手托起宝宝的肩、颈和头部;
3、另一只手呈C形托住乳房(见图)引导他找到乳头,妈妈这时身子应稍微前倾,让宝宝靠近乳房。
最适合:这种方式适合于破腹产的妈妈,因为可以避免宝宝压到你的腹部。另外,如果你的宝宝很小或含奶头比较困难,这种姿势也可以让你帮他找到乳头。橄榄球式还适合乳房较大、乳头扁平或双胞胎妈妈。为了舒服起见,可以在腿上放个垫子。
半躺式
1、妈妈把宝宝横倚着妈妈在自己的腹部,脸朝向妈妈的乳房,宝宝后面可以垫一个枕头;
2、妈妈的背后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
3、妈妈用手臂托起宝宝的背部,手靠在宝宝后面的枕头上,以便宝宝的嘴巴可以衔住妈妈的乳头。
最合适:这种方式适合于分娩后头几天,妈妈坐起来仍有困难,而以半躺式的姿势喂哺宝宝最为适合。
侧躺式
1、妈妈在床上侧卧,背后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
2、把宝宝横倚着妈妈的腹部,让宝宝的脸朝向你,妈妈身体下侧的胳膊枕在自己头下,另一只手抱着宝宝;
3、使宝宝的嘴和你的乳头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最合适:这种方式适合于早期喂奶,也适合剖腹产的母亲。如果你是剖腹产或分娩时出现过难产、坐着不舒服、白天晚上都在床上喂奶,你可能会愿意躺着喂。
1、吃奶的时候让孩子不要吃的太急,可以用一种剪刀式的哺乳方式,即用中指跟食指夹住乳晕的地方,将母乳的乳腺管压住几个,奶流速度就慢了。吃奶瓶的宝宝,家长要注意宝宝的嘴巴要含住奶嘴的大部分,且奶水要充满整个奶嘴。
2、在吃奶过程中,宝宝停顿的时候,给宝宝拍拍背,把宝宝胃里积的空气排出来,要不孩子不舒服,就会有吐奶的情况。吃完奶之后再拍嗝,用空心掌给宝宝拍背、或轻轻的按摩,孩子会很舒服。有的孩子吃奶以后半个小时还会吐奶,那妈妈要在吃完奶以后进行一到两次的拍嗝。喝完奶过后让宝宝平躺,宝宝会使劲的扭动身体哭闹,这个时候把孩子抱起来,通常会打出一个很大的嗝。
宝宝吐奶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将孩子的身体翻到侧躺,可以让孩子嘴里的奶顺利从嘴角流出来,如果宝宝处在仰卧状态,在吐奶之后,嘴里还有残留的奶,这个时候宝宝一呼吸,很容易吸到肺里面。
3、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4、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
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什么其他异常的症状,护理家长的爸爸妈妈一般不必担心,等宝宝的胃肠道发育成熟,吐奶现象会慢慢减少,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出来的奶可能呈豆腐渣样,是因为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是正常的,妈妈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次数很多,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的液体,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