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9 20:21 来源:网友分享
一、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发生腹泻,不要轻易断母乳,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1/2~2/3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质之类的物质。而母乳的后半部分主要含脂肪之类的物质,不易消化,所以可以把这部分乳汁挤出来倒掉。如果孩子是用牛奶喂养的,这时就不宜喂全脂奶,而应喂脱脂奶。脱脂奶可以在家里自己做,牛奶烧开再冷却后,用筷子把表面一层奶皮挑起来扔掉,反复三次,就成了全脱脂牛奶。不过,等宝宝腹泻好转后就不宜再喂脱脂奶,以免发生营养不良。
二、食物止泻
1.焦米汤 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2.胡萝卜汤 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黏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良好的止泻食物。制作方法是,将胡萝卜洗干净,对切开,去掉茎,然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把渣过滤掉,最后加水(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烧开就可以了。
常常在喂奶后即排便。但除了腹泻外,小儿其他方面正常,如精神愉快、食欲良好、睡眠安稳,大便化验也正常,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婴儿生理性腹泻”。其原因可能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够成熟,消化功能暂时性低下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功能渐趋成熟和完善,腹泻最终不治而愈,一般情况下不必用药。
家长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更多更好的食物。但是儿童胃酸度低、消化酶含量不足,摄取食物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泻。在这种情况下,适当限制饮食量、添加胃蛋白酶等会有助于改善消化,减轻腹泻,而不必使用止泻药、消炎药等。
细菌感染造成的腹泻,一般孩子的表现比较重,可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烧等,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等,大便中可以看到黏液、血性分泌物等,这时需要及时对症处理。因为腹泻仅仅是一种症状,人体通过排便可以把肠内的微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从而有利于病菌的消除,这时的腹泻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如果立即用止泻药,反而会使肠蠕动减少,细菌和毒素就不容易排出体外,反而容易引起中毒。因此对于细菌性感染造成的腹泻,治疗主要是选用消炎药,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有些家长在孩子发生腹泻时,以为不给孩子吃东西就可以减轻腹泻,甚至连水分也不给补充,这是十分危险的。家中如果没有什么药物,可以用糖盐水喂孩子,以减轻脱水对循环的危害。
宝宝拉肚子,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新生儿每天的大便次数通常可多达10次,大一点以后可能会从一天几次到一周一两次不等。首先了解宝宝正常的排便习惯,才能在第一时间判断是不是腹泻。通常除了观察大便的形状外,还要留意大便的味道,大便的次数比平时多,大便的质地比平时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而且可能就像是从屁股里喷射出来一样。这些可能就是婴儿腹泻的症状,通常还会伴有不爱吃饭、肚子胀痛等肠胃不适症状了。
主要症状有:
1、轻症: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随着轻微发烧或呕吐。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且呈蛋花汤样,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
2、中度腹泻: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可能中度发烧。
3、重症:腹泻频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样、量多,有酸臭味,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血丝黏液便,前囟门凹陷,皮肤及嘴唇干燥等。
4、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首先一定要暂停吃乳制品,包括母乳、豆浆等,这些东西的暂停食用才可以不让拉稀情况持续或者加重,有助于正常大便的形成。
米汤。这个是非常好用的,可以使煮稀饭的时候多放点水多出来的汤水,也可以专门熬煮,放一点米在锅里煮至稀糊即可,我问过为什么?但是我姐姐说是老妈教的,老妈说是外婆教的,就是老偏方了,不知原因。
蛋黄。可以每天坚持吃一个蛋黄,让大便硬化,配合米汤同时可以给小孩补充能量。
多喝糖水。小孩子拉稀的时候为防止脱水,要多喝糖水也就是加糖的开水,补充水分补充糖分是很重要的。
水果最好选用苹果。可以直接把苹果去皮吃,也可以弄成苹果泥食用。据说是因为苹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有助于大便的形成。
胡萝卜汤。这个原理跟一步中的苹果的原理是一样,其为碱性食物且含果胶有助于大便的形成。
如果是感冒性拉稀,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按时吃医生开的药方了,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