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我国慢病患者已超2.6亿人

2017-06-04 09:51 来源:网友分享

  我国慢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提高、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这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在9日上午举行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

  孔灵芝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将与健康相关的疾病或者健康的问题分为传染病、慢性病和损伤三大类。因此,慢性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当前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0%。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提高、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面对慢性病高发态势,卫生部高度重视,把慢性病防治列为卫生工作的重点加以推进:

  一是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由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和专业防治机构共同构筑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网络。

  二是紧密结合医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疾病防控项目,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对重点癌症高发区和农村妇女“两癌”开展癌症的早诊早治工作。

  三是大力推行健康教育,促进防治结合,落实综合防控策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综合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等活动。

  四是建立慢性病的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患病监测、死因监测、恶性肿瘤随访登记工作。

  五是加强技术指导和能力建设,组织编印了各重点慢性病的防治技术指南,培训了大批基层卫生工作者。

  与此同时,国家的教育体育等部门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慢性病防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与慢性病的严峻形势和百姓的健康需求相比,全社会对慢性病的危害依然认识不足,有利于慢性病防控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仍然缺乏,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有待建立,社会知识环境有待形成。在卫生系统内部也存在工作机制不畅、防治结合能力不足、防治资源难以整合、信息共享难以实现等困难,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制约了慢性病防治事业的整体发展。

  为有效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形成政府社会防治的工作合力,共同应对慢性病的严峻挑战,日前,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这是我国政府针对慢性病制定的第一个国家级的综合防治规划,为我国“十二五”期间慢性病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慢性病防治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规划》的出台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去年联大召开的慢性病高级别会议通过的《慢性病防治政治宣言》的承诺。

  据悉,《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编制,由卫生部作为牵头部门,开展了大量的专题调研、研讨和意见征求工作,并于今年5月由15个部委颁布实施。围绕“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的健康核心目标,着力打造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体系,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明确“十二五”期间慢性病防治的具体目标和策略措施。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改聚焦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